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78647
腋臭皮下搔刮术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第5期
     腋臭的治疗方法较多,一般以手术为主。手术后常出现如血肿、局部坏死、局部麻木、腋神经损伤和难治性腋臭等并发症。本文就腋臭术后的并发症处理情况作一探讨。

    1 临床资料

    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腋臭患者156例,包括外院难治性腋臭20例。年龄18~45岁,男性50例,女性106例,均采用皮下搔刮术予以治疗。手术后共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难治性腋臭12例,血肿1例,局部坏死3例。

    2 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其处理和预防

    2.1 难治性腋臭

    2.1.1原因:难治性腋臭是指经治疗后由于治疗不彻底、复发和在治疗周围新出现的需要重新治疗的这一类腋臭。

    难治性腋臭出现的原因:①大汗腺分布的范围与腋毛分布的范围不一致。一般认为,大汗腺的分布与毛囊在数量、密度是一致的,但也有人认为腋毛分布与大汗腺分布的范围不一一致;所以,把腋毛分布的范围作为手术的范围,就使得难治性腋臭的出现成为可能;②可能与大汗腺分布的深度有关,大汗腺一般位于真皮与皮下脂肪层之间,偶见于真皮深部和中部;手术的层次一般在真皮与脂肪浅层之间,而位于真皮层内的大汗腺就很难清除;③破坏后的大汗腺有可能恢复分泌功能,有人报道被剪的毛囊和大汗腺在2~3个月能恢复生长功能;④治疗周围可能出现新发育成熟的大汗腺,在临床上,一些年轻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效果良好,几年后在治疗周围出现新的异味,怀疑是否在治疗周围出现新发育成熟的大汗腺;陶政认为,24岁以下患者手术后可能在腋毛区以外形成新的大汗腺;⑤与手术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可能有关。手术者操作比较熟练,治疗彻底时,出现难治性腋臭相对就比较少。
, http://www.100md.com
    2.1.2 处理和预防:采用第二次皮下搔刮术,也可采用皮下修剪术或皮下修剪+毛囊电烧灼术。

    2.2 血肿

    2.2.1 原因:①患者有出血倾向;②女性患者手术时间临近月经期;③配制麻药时。肾上腺素的量可能偏多,导致术后反弹,出血较多;④打包较松弛,外固定脱落。

    2.2.2 处理:①小的血肿可用滓射器抽吸,再用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20ml冲洗,挤压干净后加压包扎;②对范围较大的或抽吸困难的血肿,可在血肿最低点切一小口,抽吸冲洗,放置引流片,每天清洗换药‘次,局部加压包扎,24~48h后拔出引流片;③酌情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

    2.2.3 处理和预防:①术前仔细询问病史,有出血倾向者,术前可使用止血剂:②女性患者尽量避开月经期;③术前查血常规、凝血酶元时间;④术中发现渗血较多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腔隙,然后适当压迫后,再缝合打包;⑤必要时可在皮瓣上开2~3个小切口,作为引流;⑥打包要确切,固定要牢靠;⑦术后1~2天及时换药,调整绷带松紧程度;⑧术后拆包时,不要从中间直接提起,要从一侧边缘轻轻翻起;在揭取包内敷料时,可先保留最内层敷料,用盐水湿润无粘连后再揭取;⑨拆线后仍可适当加压包扎2~3天,上肢避免大幅度屈伸、上举等动作。
, 百拇医药
    2.3 局部皮瓣坏死

    2.3.1 原因:①真皮与脂肪层分离时,层次不一;②搔刮时局部皮瓣搔刮太重;③打包不均匀,使皮瓣受压不均匀。

    2.3.2 处理和预防:①分离真皮与脂肪层时尽量在同一层次;②搔刮要均匀,避免局部搔刮次数太多,动作太重;③打包时,包内敷料放置要均匀;④直径为1.0cm左右的坏死,一般通过局部清创换药,基本能自行愈合;较大范围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可考虑局部植皮;⑤适当抗感染治疗。

    2.4 局部麻木

    2.4.1 原因:可能与皮神经损伤有关。

    2.4.2 处理;处理和预防:①注射麻药时应在皮下进行;②不要过度搔刮;③3个月左右麻木感会逐渐消退。

    2.5 腋神经损伤
, 百拇医药
    2.5.1 原因:①注射麻药时针头误伤;②分离时层次太深,可能在脂肪层内;③搔刮时刀刃面不是朝向皮曲,而是朝向脂肪面。

    2.5.2 处理和预防:①注射麻药时应在皮下进行;②分离时坚持在真皮与脂肪层内进行;③搔刮时刀刃面朝向皮面;④损伤轻者一般3~6个月后逐渐恢复;⑤如有上肢乏力、不能抬举,必要时需行于术探查。

    3 结果

    本组治疗病例中产生并发症者15例。12例难治性腋臭,11例经皮下搔刮术异味均消大;1例在外院第一次行搔刮术,6个月后出现异味,第二次搔刮3个月后,仍有轻度异味,予以皮下修剪+毛囊电烧灼术治疗,异味消失。1例血肿经切开引流、换药和加压包扎痊愈。3例局部坏死经清创换药处理痊愈,其中1例经将近1个月换药后痊愈。

    4 讨论

    皮下搔刮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难治性腋臭。腋臭的手术方法较多。有小切口的皮下搔刮术、皮下抽吸术,较大切口的皮下修剪术,大切口的单纯切除术、局部切除+“Z”改形术、“S”形切除术。目前一一般都倾向于微创或小切口的手术方式。不管哪种于术方式,难治性腋臭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只是出现的几率高低而己。难治性腋臭,也是本组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

    最棘手的并发症是局部皮瓣的坏死。腋臭的异味,在夏天比较重,在冬天比较轻,就诊者往往在夏天就诊的比较多。由于腋窝出汗多、局部潮湿、周围也是新愈合的创面,血液循环比较差,所以局部皮瓣坏死的创面愈合比较慢,时间比较长。本组其中1例局部皮瓣坏死,经近1个月的换药,创面才愈合。皮下搔刮术是治疗腋臭和难治性腋臭的良好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①手术切口小,愈合后瘢痕不明显,不影响上肢活动;②手术的范围基本不受到限制,手术比较彻底;③打包固定,可使皮瓣均匀受压,与创面紧密相贴,益于皮瓣成活;④于术器械简单,临床上易于开展;⑤病人容易接受;⑥并发症相对较少。

    编辑 张惠娟, 百拇医药(王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