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4年第4期
编号:11067712
肢体炸伤后创面病理学和细菌学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张旭东 郭树忠 胡蕴玉 张琳西 卢丙仑 雷永红 倪云志 唐江
第1页

    参见附件(275KB,3页)。

    张旭东 郭树忠 胡蕴玉 张琳西 卢丙仑 雷永红 倪云志 唐江南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研究所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湖北省宜昌市中医院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犬左后肢爆炸伤后创面病理学和细菌学变化的特征,了解爆炸伤早期清创后创面的最佳闭合时机。方法:犬左后肢炸伤后,对比3天、7天、14天三个时间点创面病理学特点和细菌含量及性质变化。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局部炎症反应加重,游离骨块中细菌数量增加,虽然软组织中增加不显著,但是耐药菌所占的比值明显增加。结论:爆炸伤创面应该尽早修复,在3~7天内修复为宜。

    【关键词】 肢体 爆炸伤 病理 细菌

    【基金】第四军医大学创新基金项目(CJCX03M010)

    【分类号】R826.5

    四肢爆炸伤后的修复时机一直是战伤外科研究的重点和焦点,本文以我科自制的四肢冲击波动物致伤模型为基础[1],通过观察创面的病理学和细菌学变化,探讨四肢爆炸伤创面的最佳修复时机,为四肢的早期修复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创面的制备:采用自制的爆炸装置制备动物
------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犬左后肢爆炸伤后创面病理学和细菌学变化的特征,了解爆炸伤早期清创后创面的最佳闭合时机。方法:犬左后肢炸伤后,对比3天、7天、14天三个时间点创面病理学特点和细菌含量及性质变化。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局部炎症反应加重,游离骨块中细菌数量增加,虽然软组织中增加不显著,但是耐药菌所占的比值明显增加。结论:爆炸伤剖面应该尽早修复,在3—7天内修复为宜。

    [关键词]肢体;爆炸伤;病理;细菌

    [中图分类号]R8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8—6455(2004)04—0400—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