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33260
脑利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相关性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刘炳博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利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我院诊治153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心功能Killip’s分级分为Ⅰ组(46例)、Ⅱ组(74例)、Ⅲ组(21例)、Ⅳ组(12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相关功能指标。

    结果:脑利钠肽随着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且BNP水平与左心室相关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

    结论:BNP对于评价心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脑利钠肽脑利钠肽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74-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或损伤而引起的心肌坏死,进而影响患者的心功能。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而,急需寻找一些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状况并能用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死亡的指标。脑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近年来在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起到重要作用[1]。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以及左心室功能,旨在探讨血清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诊治的1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准[2]。男81例,女72例,年龄29~86岁,平均年龄(43.4±9.2)岁。按急性心肌梗死的Killip’s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组(46例)、Ⅱ组(74例)、Ⅲ组(21例)、Ⅳ组(12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8例。35例合并高血压病,26例合并糖尿病。4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肌梗死类型、合并症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血清BNP测定。患者于入院24小时内空腹采集静脉全血5ml加入EDTA抗凝试管中,摇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NP值,试剂盒由上海罗氏公司提供。

    1.2.2心脏超声检查。患者于抽血当日采用心脏超声检查以下左心室相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3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