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0年第28期
编号:11964660
三黄散外敷治疗小儿盗汗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5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28期
     摘要:小儿盗汗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70%发生在1-6岁以下儿童。盗汗严重可影响儿童成长发育。笔者有幸得师传拟三黄散外敷神阙穴试以“清热敛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三黄散外敷 治疗 小儿盗汗

    中图分类号 R2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879(2010)10-0071-01

    小儿盗汗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70%发生在1-6岁以下儿童。盗汗严重可影响儿童成长发育。笔者有幸得师传拟三黄散外敷神阙穴试以“清热敛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药物组成

    黄柏30g黄连30g黄芩30g煅龙骨15g五倍子15g朱砂5g先将前五药研末,朱砂另研水飞后入,混合均匀,过100-120目筛,装瓶备用。

    2 用法

    取3-5g用醋调填满脐中,外用黑膏药或橡皮膏固定。敷贴时间晚6时至次日早晨6时,隔日1次,连敷3次。然后每周如法敷药1次,连续敷2周,以巩固疗效。

    3 典型病例

    李某,男,6岁。盗汗近半年余。平时营养欠佳,形体消瘦,手足心自觉潮热,五心烦躁,口干舌燥喜饮,夜寐不宁,便干如羊粪,舌质红,脉细数。脉症合参,属脾胃阴虚内热型,热灼心液,迫津外泄。根据中医热则寒治,得寒热除之旨治之。

    取上述药末,以食醋调敷神阙穴。敷2次盗汗减少,3次汗止。后以鲜石斛露内服,调理而愈。

    4 体会

    小儿盗汗辨证分型,虽有心虚而阴气不敛,心热火盛伤于阴分等不同的证型,但古今医家用药外贴脐眼治疗常可取效。脐名神阙穴,位于脐正中,是中医用药的一条秘密通道,在祖国医学认为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并有引汗下行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提示:脐部无皮下脂肪组织,药物易渗透。方中黄芩、黄连、黄柏苦寒泻热,引汗下行;煅龙骨、五倍子滋阴敛汗;朱砂引诸药人心安神。全方共奏清热固表,引汗下行之效。此法简便易行,儿童极易接受,无痛苦,无副作用,疗效确行。, 百拇医药(张洪丽 杨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