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导引》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707476
推拿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按摩与导引》 2008年第10期
推拿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DiscProtmsion,LIDP)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LIDP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结合中药内服观察组与单纯推拿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比能迅速缓解腰腿疼痛症状,并能提高临床治愈率。结论:推拿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减轻其疼痛症状和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进行推拿治疗急性UDH时有必要配合中药内服以增强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疗法 中医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protrus,LIDP)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HDP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劳动生产力造成很大损失。目前对其治疗多采用保守疗法,而保守治疗又多采用非药物疗法如中医针灸、推拿和现代物理治疗手段等,这些方法疗效确切,但对中药内服法这一传统治疗手段似乎有淡化趋势。事实上,中药内服法对于缓解急性LIDP腰腿疼痛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既“简、便、廉、验”,又无西药激素类脱水消炎药物之副作用。基于上述想法,作者于2004年2月-2007年9月期间试行在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内服法治疗急性LIDP患者50例,效果理想,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一般资料

    参照胡有谷编《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如下LIDP诊断标准:①有腰部扭伤、慢性劳损及慢性腰痛史,发病前有感受风寒湿病史;②常发于青壮年;③腰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腹压增加(如咳嗽)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不同程度侧弯,腰椎生理弧度变浅或消失,病变部位椎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肌力减弱;⑥X线检查脊柱侧弯,腰曲变浅或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MRI可作为类似病例(如椎管内肿瘤)鉴别诊断手段。将符合以上标准且为急性发作,并排除巨大椎间盘突出或伴有马尾N压迫症状或出现肌力明显下降,或合并腰椎滑脱或椎体压缩性骨折及伴严重椎管狭窄或有较大的骨赘,以及妇女妊娠期等,均为本观察纳入对象。将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100例急性LIDP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2岁,平均(42.84±10.24)岁;本次发病病程最短1天,最长13天。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平均(40.33±10.4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天。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P>0.05)。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都采用推拿疗法,观察组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另配合中药内服。

    2.1 推拿疗法

    2.1.1 放松腰部及下肢肌肉:患者俯卧,术者用掌背法、拿法等放松手法施于腰部两侧及臀部和下肢后外侧肌肉3~5遍,再用拇指按揉腰背部两侧膀胱经,时间10min左右。

    2.1.2 按以下顺序行患侧(如为中央型仅用直腿抬高扳腿)扳法:①腰部斜扳:患者侧卧(健侧在下),在下侧的上肢抱头,下肢自然伸直,在上侧的下肢自然屈髋屈膝,医者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趁患者不注意时将腰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反向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喀嚓”一声;②被动直腿抬高扳腿: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扶住患肢的大腿前侧,一手握住患足使之背伸,双手反方向用力,使患肢最大限度的被动直腿抬高,重复操作3遍;③单腿后伸扳腿:患者俯卧位,医者一手用力抬起患侧下肢,使腰屈加深,同时用另一手掌根按压腰椎。推拿疗法每天1次,每次约15min,7次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 http://www.100md.com
    2.2 中药内服 方选身痛逐瘀汤:当归15g,川芎、桃仁、红花、秦艽、羌活、地龙、没药、牛膝各9g,甘草3g,如见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5g。水煎服,每天1剂,共服7剂。

    3 观察结果

    3.1 疼痛评分 采用腰腿部疼痛程度作为观察指标。疼痛评分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公认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即采用一长10cm的游动标尺,两端代表疼痛的极限,一端标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标为“10”表示剧痛,让病人理解有关VAS的概念、用法和意义后,当移动标尺在自己疼痛的位置时,医生即可在尺子的背面看到具体数字。所有病人在入院时及治疗7天及疗程结束后分别3次接受腰痛程度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3.2 临床疗效 参照疗效标准 制定如下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直腿抬高在700以上,能正常生活及工作;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直腿抬高在30°~70°,能从事轻体力工作;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直腿抬高在300以下,不能坚持工作。治疗结果:观察组50例中,治愈31例,好转16例,无效3例;对照组50例中,治愈16例,好转29例,无效5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94%,90%;X2=0.543,P=0.461),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愈率比较(62%,32%;X2=9.033,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百拇医药
    4 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记分均下降,提示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疼痛症状;但观察组治疗7天后,即经过中药内服后,其疼痛记分与治疗前相比及其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比能迅速缓解LIDP患者的腰腿疼痛症状。从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可以看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观察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LIDP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和刺激神经根,从而引起继发无菌性炎症,使神经根部肿胀、充血和发生炎症反应,故而出现下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使患者出现腰部活动受限及行走不便。推拿时在脊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和下肢后外侧进行手法治疗,可以缓解腰背部的肌肉痉挛,改善腰及下肢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局部炎性物质的吸收,有利于消除无菌性炎症,减轻神经根周围组织的化学刺激;运用腰部斜扳法,可以调整腰椎后关节的力学平衡关系,改变髓核与神经根的相对解剖位置关系,起到松解粘连的作用;被动直腿抬高可牵拉坐骨神经,达到松解髓核与坐骨神经根之间的粘连作用;后伸扳腿可以增加椎间盘后方的压力,从而迫使向后突出的椎间盘向前回纳。因此观察组单纯采用推拿法同样能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急性期LIDP患者多以腰部疼痛及腰腿行动不便为主症,中医学认为此症多属寒湿困阻或瘀血阻滞,致局部气血瘀阻而不通则痛,故治当祛湿通络、活血化瘀。身痛逐瘀汤中之秦艽、羌活、地龙能祛湿通络宣痹,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能活血化瘀止痛,没药功专止痛,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相伍,正好切中急性LIDP之病机,因此观察组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内服,能迅速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提高临床治愈率。, http://www.100md.com(黄龙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