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身科学》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578246
黑暗中的舞者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健身科学 2015年第11期
     大江光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儿子。1963年他出生时,头盖骨先天异常,不但长了一个大瘤,而且脑组织外溢,必须要实施手术。医生说即便能活下来,也会留下残疾,可能成为植物人。

    事实也的确如医生所言,大江光长到四、五岁仍不会说话,每天夜里12点都要去洗手间,天冷也不知穿衣,并因此时常着凉生病。身为父亲的大江健三郎每天夜里都要起来帮儿子披衣盖被,并把用毛毯包裹儿子作为一天最后的工作。对于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人生,可大江健三郎却坚持了四十多年。

    儿子刚出生时,大江健三郎也曾觉得悲苦,并借用西蒙娜·韦伊作品中的素材给儿子取名“乌鸦”,但最终,他还是认为儿子的生命是充满光明的,并以单字“光”为儿子命名,希望他一路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行。后来的事实表明,大江健三郎给儿子所取的名字是完全正确的。

    大江光虽然口不能言,却从三岁起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敏感。他先是一遍遍地听鸟叫,等到七岁上特教班之后,便与一个同样怕噪音的小朋友手拉着手躲在角落里倾听音乐广播,两人常提到的名字竟是巴赫、莫扎特。

    成年后,大江光发行了多部乐谱及专辑,《大江光二度》还曾经获得日本唱片大赏。他的很多作品都极富纪念意义,包括献给父亲70大寿的小奏鸣曲,以及为父亲好友、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60大寿所谱写的大提琴与钢琴曲《对话》。小泽征尔曾透露,有段时间他总是听大江光的音乐,因为能从中找到安慰和鼓励。

    与此同时,大江光也给父亲的文学创作增添了不少灵感,大江健三郎的很多作品都是以大江光为主轴展开的,包括广受教育工作者喜爱的《为什么孩子要上学》等名作。

    若干年之后,儿子的存在对于大江健三郎已经不是负担和悲苦的代名词,而是生活蕴含的希望和光明的方向。当周围一片黑暗,人最需要的就是一双光明的眼睛和一双能在黑暗中起舞的脚。正如大江健三郎的母亲所言:“光这个名字,还是要比乌鸦那种名字好呀!”有光明的世界,人就不会缺少希望,每个人都应坚信这一点。, 百拇医药(秦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