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50212
穴位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研究概况(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第12期
     【摘 要】 目的:通过整理近10年来的穴位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深入分析,并归纳总结,为穴位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针灸;心肾不交型;失眠;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23-0048-05

    失眠,中医又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者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本病属于西医的睡眠障碍,是由于长期过度的紧张脑力劳动、强烈的思想情绪波动、久病后体质虚弱等,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相互失衡,导致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絮乱而致[1]。中医将失眠分为胆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5种证型。其中心肾不交型失眠以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为临床表现[2]。笔者对穴位疗法治疗此型失眠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1 针刺治疗

    1.1 单纯针刺 周博等[3]采用调神益肾针刺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益肾针刺组(治疗组)、西药组(对照组)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