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S > 水肿
编号:11686934
水肿的中医药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8年第8期
     【关键词】:中医辨治水肿

    【中图分类号】R242;R2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8)08-0070-02

    水肿一证,各类教材及众多资料叙述均大同小异,但较为繁杂,不利于初学者或社区、农村卫生工作者的学习,笔者归纳相关内容,结合实践体会,赘述一般,以示导用。

    1 概述

    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胸腹乃至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为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衰、肝硬化、贫血、营养不良及内分泌类疾病的主症之一。就其分类,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内经》:有风水、石水、涌水之分;《金匮要略》:有风水、皮水、石水、正水、黄汗之别;宋·严用和《济生方》首分阴水阳水来辨证。其病因病机近代多以为是外感内伤,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所为。治疗上多数医家主张辨病治疗,对症处理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上应坚持辨证论治。

    2 诊断依据

    2.1 凡以头面,四肢,胸腹乃至全身浮肿者,即可诊为水肿。

    2.2 严重者身肿、腹大,不能平卧,或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甚至头痛,抽搐、神昏。

    2.3 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及久病体虚病史。

    2.4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沉、血常规,血浆蛋白,血脂,肾功能,心电图,肝肾B超等检查有助确诊。

    3 证治要点

    3.1 区别阴水阳水:

    3.1.1 阴水:起病缓,病程长,水肿自下而上,下半身肿甚,肤色萎黄,按之凹陷难复。同时伴有神疲气怯,劳则病加,小便不赤涩,大便溏。

    3.1.2 阳水:起病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