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2007
编号:13831812
紫鸭跖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07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东植物志(第六卷)[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5:31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8册) [M]. 上海: 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 2002: 311.

    [3]陆叶, 陈红, 周琪琪,等.鸭跖草及其易混伪品的分子条形码鉴别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1):11.

    [4]滕樹锐, 刘鹏飞, 江念,等. 紫鸭跖草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5(2): 171-175.

    [5]任红剑, 丰震. 水竹梅、紫鸭跖草叶片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48(6): 46-49.

    [6]刘昭文, 杨凯, 郭小华,等.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紫竹梅中多种微量元素[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5, 22(2):18-21.

    [7]黄长干, 付凌, 梁英等. 紫鸭跖草细胞中铜的分配和化学形态特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3): 14499-14502.

    [8]金延明, 李胜华, 蔡少青. 中药材中常见气孔类型与特征鉴别[J]. 中国中药杂志, 1994, 19 (5): 267-268.

    [9]程虎印, 刘清. 药用单子叶植物的特殊气孔类型—四细胞型气孔的观察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35(1): 77-79.

    [10]叶华谷, 邢福武, 廖文波,等. 广东植物图鉴(下册)[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938.

    [11]邹滨, 曾繁助, 叶育石. 乐昌植物[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597-598.

    [12]吕洪飞. 紫竹梅、吊竹梅和鸭跖草气孔分布与比较[J]. 植物学通报, 2000,17(4): 375-380.

    (收稿日期:2020-03-30 编辑:刘 斌)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刘基柱(1964-),男,汉族,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与中药质量标准研究。Email: liujzhgd@126.com, http://www.100md.com(刘基柱 罗景斌 罗露香)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