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36017
马科教授从“虚、实”辨证论治大肠癌经验总结(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第12期
     证候表现:腹部绞痛,固定不移,大便困难伴有脓血,恶臭难闻,肛门下坠,烦热口渴,面色晦暗,腹部可触及肿块。舌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苔黄,脉弦细。治以行血消瘀、解毒抗癌,马科教授临床用桃红四物汤和失笑散。药用:桃仁10 g,红花10 g,莪术15 g,白芍15 g,元胡15 g,五灵脂10 g,蒲黄15 g,金银花20 g,藤梨根30 g。症状见腹硬痛者,加川楝子、丹参各15 g;大便秘结属体虚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各15 g;体实便秘者加生大黄10 g,枳实15 g。

    2.2 从“虚”辨证论治 马科教授认为大肠癌后期主要表现为机体亏虚,其主要为气血和脾肾亏虚。

    2.2.1 气血双亏型 气能生血,血能载气,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为用,气虚往往会导致血虚,血虚也会导致气虚。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变现,它与机体的强弱、气血的盛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尤其肿瘤到了中晚期或通过手术放化疗后造成机体严重消耗,正气不足、气血虚弱更加明显。

    证候表现: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纳差食少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