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420625
从精气学说探讨六味地黄丸加减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临床运用(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第7期
     【摘 要】 小儿运动发育迟缓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的范畴,其发病与小儿的精气盈亏密切相关。宋代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根据小孩的情况创造了滋阴补肾的传统名方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囟门不合、五迟五缓等证。从精气学说的角度探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认为五迟五缓为肝、脾、肾精气亏虚所致,肾藏精、精生髓,肝藏血、主筋,脾主肌肉,三者精气亏虚皆会导致小儿发育迟缓,而六味地黄丸巧妙运用三补三泻,平补肝脾肾之精,而又以补肾为主。笔者整理相关古籍文献发现,后世医家对于五迟五缓的治疗,常以六味地黄丸为本,辨证加减,临床效果显著。从精气学说探讨六味地黄丸加减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运用,阐述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病因以及六味地黄丸的治疗机理,为临床该类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加减;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五迟五软;精气学说

    【中图分类号】D2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4-0087-03

    小儿运动发育迟缓在现代医学中是指运动技能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的水平。其主要特征是运动方面的明显不足,表现为明显的运动迟缓,如抬头、独坐、爬行、行走方面落后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