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420530
基于《王仲奇医案》探析王仲奇辨治泄泻的处方用药规律(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第7期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以脾虚湿盛,脾失健运为主要病机,治疗当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7]。王仲奇治疗泄泻药物多属补虚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理气药,其次为解表药、消食药、化痰药、清热药等。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者为茯苓、白术、佩兰、肉豆蔻、益智仁、神曲、白芍、防风、大麦、禹余粮、白豆蔻、陈皮、罂粟壳、枳壳、半夏、鸡内金、砂仁、木瓜、大腹皮、荷叶、石斛、蒲公英、化橘红等,以益气健脾、温肾理气、淡渗祛湿、固涩止泻为主要功效。其中使用利水渗湿之茯苓频率最高,共74次。如《难经》所说“湿多成五泄”。《景岳全书》亦提到,“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由此可推,《王仲奇医案·泄泻》中所载泄泻多以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及脾肾阳虚为主证。王仲奇治疗所用药物多为甘、苦、辛味,药性多为寒温并重,以温为主;归经以脾、胃、肝、肺经为主。王仲奇受叶天士影响,治泻不忘脾胃之本[8]。正如《景岳全书》所言,“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泄泻病因复杂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