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8年第1期
编号:13316440
李爱民主任医师辨治郁病的临证经验(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第1期
     【摘 要】 李爱民主任医师认为郁病的发生往往是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的阴阳精血亏虚,肝气不旺,再遇上情志诱因而致病。治疗上须肝肾同治,精血充足后才能肝气舒畅,以祛除郁病诸症。

    【关键词】 郁病;经验总结;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2-0074-02

    焦虑、抑郁與躯体化症状在门诊中相当普遍,国外研究发现超过50%的初级保健诊所就诊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或躯体化症状[1]。国内多中心、大样本调查显示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校正患病率在综合医院就诊患者分别为8%、12%、4%,远高于一般人群患病率[1]。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的危害甚大,其症状具有多样性,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也是引发其他慢性疾病或癌症的危险因素。

    1 病因病机

    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三者归属于中医学“郁病”的范畴。李爱民主任医师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此类病症的研究,指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的脏躁及梅核气均属于此类病症,张仲景认为因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气失和致脏躁,治则为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心肝同治,创方甘麦大枣汤。张仲景认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