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8年第1期
编号:13316437
李芮教授应用小柴胡汤临证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第1期
     【摘 要】 小柴胡汤首见于《伤寒论》,李芮教授辨证施治,临床用小柴胡汤治疗发热、咳嗽、反复过敏性鼻炎、焦虑状态、失眠等疾病,多获佳效。现介绍李芮教授应用小柴胡汤的经验,以飨同道。

    【关键词】 小柴胡汤;多系统疾病;名医经验;李芮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2-0066-02

    小柴胡汤首载张仲景《伤寒论》,其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证之主症,依据《伤寒论》第263条和第96条,可以概括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本证多由太阳之邪不解,传入少阳所引起,亦可因气血不足,腠理不固,邪气相乘,发自少阳,或厥阴转入少阳所致。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正邪纷争于半表半里,邪郁则恶寒,正盛则发热,故往来寒热,此为少阳之特殊热型,既与太阳病发热恶寒并见不同,又与疟疾寒热交替定时发作有异。少阳经脉循行于两胁,邪犯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胆气犯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故见神情默默,心烦喜呕。胆火上炎,则口苦、咽干、目眩。邪热入阳明之里,故苔薄白,然少阳病亦有黄白相兼,或薄黄不燥之苔。脉弦,为少阳病主脉。上述少阳症候比较典型,但在临床上不一定同时出现,有时只要出现一两个证候,即可作出诊断[1]。小柴胡汤功用可概括为:和解枢机、疏散郁结、通利三焦、畅达气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