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5年第3期
编号:12616125
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及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第3期
     [摘 要] 目的:观察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以及镇静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A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肌肉注射地佐辛;B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两组地佐辛用量一致,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效果。结果:A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P<0.05),且镇痛评分、镇静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痛、镇静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镇痛镇静

    [中图分类号]R61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6-0085-02

    瑞芬太尼作为新一代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清除速率快、无蓄积等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术后早期苏醒的需要,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由于血药浓度下降快,又易导致术后伤口疼痛,而疼痛又引起苏醒期各种不良应激反应,因此加强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的管理,对更好地提高麻醉效果尤为重要[1]。地佐辛作为一种K受体激动剂在手术麻醉中具有广泛应用,但对于其应用方式尚无统一标准,笔者就地佐辛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中的应用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胆道疾病(急性胆囊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