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40015
护理干预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746KB,2页)。

     ④枸橼酸钠毒性反应:因血浆中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可竞争性地与体内钙结合,使血钙降低,表现为口唇、面部、手足发麻或有眼花、胸闷、下肢抽搐,经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后迅速缓解。为预防枸橼酸钠毒性反应,常规术前予以1O%葡萄糖酸钙10mL+5%葡萄糖50mL静脉滴注,能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

    ⑤感染:重型肝炎患者白蛋白及白细胞均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在血浆置换过程中丢弃大量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而造成免疫球蛋白丧失,进一步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极易并发感染。因此,术前要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护好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穿刺结束后,固定好单针双腔管,并予3M敷料覆盖;术后保持局部敷料的清洁干燥,每1~2天局部予0.5%的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夏季每天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观察穿刺点皮肤有无红、肿、痛及有无脓性分泌物,以及病人的体温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治疗环境应严格消毒,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2.1.3术后干预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每天监测体温、脉搏、血压,观察神志、插管处是否有淤血、皮下出血或血肿,导管有无脱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②嘱患者卧床休息,如为股静脉置管,嘱病人屈腿角度应大于90度,鼓励并协助患者做主动或被动的膝关节伸屈或踝关节运动,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密切观察下肢有无肿胀,以及肢体色泽、温度是否改变,浅静脉是否充盈。

    ③导管的护理:用抗生素(肝素、万古霉素混合液封管)正压封管,防止导管堵塞。保持置管部位的清洁干燥,外口管路末端用纱布包裹,减少了感染的发生。固定好导管防止脱落,如发现导管阻塞切忌向内推入,以防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可负压抽吸将凝块吸出。如发现局部红肿、疼痛时应立即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置管处定期更换敷料,有污染及时更换。

    ④饮食干预。人工肝治疗后由于体内毒素暂时性下降,及内环境的改善,以及部分人工肝治疗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过敏。术后患者食欲可有不同程度改善,而此时患者的肝脏功能及胃肠道水肿充血未完全恢复。突然进食过量尤其食入过多蛋白质,可引起血氨升高。肝昏迷及消化道出血。因此在冶疗后24~48h内应控制饮食,可少吃多餐流食,给予高糖、低脂易消化食物,适量优质蛋白及含维生素较丰富的饮食,出现肝性脑病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酌情给予冷流质或禁食。

    2.2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如:术前介绍、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创口的护理等。

    3结果(见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干预组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4讨论

    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行血浆置换治疗可使患者生存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血浆置换的过程中及治疗后各种并发症常有发生。对人工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了解到血浆置换的相关知识,缓解了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完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我们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段钟平,郑素军.人工肝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9):680—681.

    [2] 曾斌,郑会丰,林爽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4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