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047816
观测C反应蛋白并浅析其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09KB,2页)。

     【摘要】:目的: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并评估其在不同类型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40病例为病毒性乙型肝炎组,52病例为细菌性肺炎组,28病例为急性阑尾炎败血症组,最后是正常组38例。结果:检测各组的CRP含量,各病理组和正常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通过检测 CRP 的含量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而且对于CRP的研究,为将来的更多疾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比较可靠的指标。

    【关键词】:C反应蛋白;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88-2

    目前,对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研究是一个热点,许多报道认为CRP 在感染性疾病中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也有研究表明CRP可以作为一些疾病预后的预测因子。本文从临床观察角度出发,试图分析CRP的更多一些临床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

    临床资料:收集我附院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住院患者120例。由临床医生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病毒性乙型肝炎组40例,细菌性肺炎组5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败血症组28例。病毒性乙型肝炎组40例住院病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32~62岁,平均47岁;细菌性肺炎组52例住院病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48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败血症组28例住院病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8.2岁,各组病程1个月~23年,另外征集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5~60岁,平均47.5岁。各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抽取静脉血3ml于试管中,分离血清,运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乳胶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 CRP 含量。CRP>10mg/L 为异常(正常值 0~8.8mg/L,但目前有争议,认为小于10mg/L也属于正常范围内,故本文认为以大于10mg/L为异常),2小时内测定完毕。

    1.3试剂

    质控品由蓝岛公司提供。试剂批号为 CP79501,线性范围(0.1~100)mg/L,质控物批号为PS1657,批内差异CV5%,批间差异CV8%,线性范围为5~160mg/L。

    1.4统计学处理

    检测数据以()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

    2结果

    正常组与三组感染组CRP数值比较(见下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组与病毒性乙型肝炎组CRP数值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正常对照组与三组感染组CRP 值比较()

    组别nCRP(mg/L)

    正常对照组380.51±0.24

    病毒性乙型肝炎组409.15±1.89*

    细菌性肺炎组5237.09±6.48**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败血症组2879.40±6.28***

    注: *、**、*** 与正常组比较(P<0.001) 。*与**比较(P<0.01) 。

    (下转第102页)

    (上接第88页)

    3讨论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930年发现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是人类最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相蛋白,是经白细胞介素-6介导,由肝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正常人体中CRP的含量极微(约1mg/L),但在感染、物理损伤、缺血、坏死及肿瘤形成等情况下,其水平可升至正常值的100倍甚至更高,故通常将其作为独特的炎性标记物来检测。炎症标志物受到了人们的重视[1]。

    本实验结果显示,三组病理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细菌性肺炎组与病毒性乙型肝炎组(P<0.01)。细菌性感染时患者血清CRP明显升高,其均值是正常值的数十多倍,是病毒感染的数倍,病毒感染时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由于CRP半衰期短,当刺激因素有效清除后,CRP迅即下降,CRP下降是细菌感染开始控制的最早指标。低等动物同样存在CRP,如在鱼、河蚌等中也发现过,但并不一定起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作用,鱼类的CRP在急性状态下一般只升高2~5倍,在人类甚至高达上千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P不仅是炎症标志物,而且本身直接参与炎症过程[2],文献报道CRP通常在细菌感染后升高,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早期指标[3]。实验也显示败血症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CRP有显著增高,虽然血培养仍为败血症诊断的最好的标准,但由于所需时间长,阳性率低,不利于早期诊断。CRP对其临床意义,近来趋向认为CRP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其升高可见于:1.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塞及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2.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可用于冠心病和心梗危险性的预测;3.可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升高,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4]。最后,有学者认为对于手术后病人,可以作为术后感染或并发症的检测指标,一般来说,术后7~10天CRP水平应下降,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血栓栓塞[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0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