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8年第14期
编号:13308120
肺结核患者的社区治疗及护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9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总结肺结核患者的社区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3例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接受社区治疗及护理的患者治愈8例,好转4例;家属无感染、无并发症;1例因家在边远的农村,文化层次低,体质弱,未按要求进行系统的社区治疗及护理的患者2年后死亡。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系统的社区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促进疾病的好转及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肺结核;系统性;社区护理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病程长,体质消耗明显,患者心理脆弱,缺乏长期治疗的耐心[1]。肺结核的系统社区护理在疾病的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本组13例患者都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次结核杆菌痰检阳性,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 65岁4例,31-40岁5例,25-30岁4例。本组患者都有体质消瘦、乏力、纳差、咳嗽、咳痰、胸痛症状。有咯血症状4例;初次痰检阳性、初治7例;4例为胸片空洞样变(痰检阴性2例、痰检阳性2例),复治;2例为胸片示片状影、痰检阳性,复治。

    治疗经过:本组所有患者均在住院期间给予抗炎、抗结核、能量合剂静脉补液等治疗,病情好转后进行社区系统、全程的治疗。初次活动型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下。①2H3R323E3/4H3R3:强化治疗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己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②2HRZE/4HR:强化治疗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己胺丁醇,1次/d,共2个月。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1次/d,共4个月。7例初治患者中,4例按2H3R323E3/4H3R3方案治疗后初治成功;2例2个月后痰检弱阳性,延长用药1月后转阴,经过继续期的治疗,初治成功;1例因中途停药,初治失败后转入复治。

    复治涂阳患者治疗方案:①2H3R323E3S3/6H3R3E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已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己胺丁醇,隔日1次,共6个月。②2HRZES/6HRE: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已胺丁醇,1次/d,共2个月。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已胺丁醇,1次/d,共6个月。6例患者复治患者中,4例按2H3R323E3/4H3R3方案治疗后,症状消除,痰检阴性,胸片示结核病灶大部分吸收。2例按2HRZES/6HRE方案治疗后,三痰检查呈阴性,结核灶钙化,护理:①档案管理:建立完整的系统完整的档案,制定护理、随访计划。②心理护理:对于消极、心理脆弱的患者,要做好耐心、仔细的心理护理,多向患者介绍病情好转的病例,同时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家属更要关心体贴患者,消除患者的自卑和被家属及社会遗弃的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漠视病情的患者,告知其肺结核可治,但需要全程、系统的治疗。对于初治者,症状消除后要继续服药治疗,告知患者初治不彻底,复治带来的闲难[2,3]。③生活指导:对开放性结核的患者要进行隔离治疗,患者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天应打开门窗3次,20-30 min/次。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咳嗽时应握住口鼻,不随地吐痰,痰液应该吐入有消毒液的加盖容器中,消毒后才能倒弃。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即无传染性[4,5]。④饮食护理: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应戒烟禁酒,因吸烟会使抗痨药物的血浓度降低,对治疗肺结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气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剧,结核病灶扩散,加重潮热、咯血、盗汗等症状;饮酒能增加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导致药物性肝炎,又能使机体血管扩张,容易产生咯血症状[6]。⑤用药护理:应及时告知患者严格按医嘱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加药量,服药必须系统、全程,加强用药后的观察,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必要时并同服保肝药物。在治疗满2个月、5个月、6个月(复治患者8个月)时要按期送痰复查,正确用药方法为必须在餐前2h空腹顿服。利福平应避免与豆浆、牛奶、麦乳精、米汤同服。

    结果

    通过治疗,根据《中国结合病防治規划实施工作指南》制定的评价标准,治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

    例1:患者,女,佤族,73岁。因咳嗽、咳痰、胸痛、体质极度消瘦f身高164cm,体重37 kg)45 d,于2008年4月28日人院。X线胸片示肺部斑片状致密阴影,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次痰检均阳性,确诊为浸润型肺结核。在医院15d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转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系统,全程的社区抗结核药治疗。同时予以心理干预及健康生活护理,并对可能的并发症作系统的观察治疗。2个月后症状消除,痰检阴性,继续0.5年的抗结核治疗,复查胸片示结核灶钙化、痰检3次阴性。体重恢复到45kg,停止治疗,1年后随访无异常。

    例2:患者,男,拉祜族,72岁。因咳嗽、咳痰、胸痛、体质极度消瘦(身高170cm,体重40kg)2个月余,于2006年1月22日人院。X线胸片示肺部斑片状致密阴影,同时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次痰检均阳性,确诊为肺结核。经医院10d的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转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治疗,给予常规用药、饮食指导后,将患者移交当地卫生室并带药回家。2个月后随访,病情好转,体重增加,嘱患者继续规范治疗。0.5年后再次回访时,卫生人员告知,症状有所好转后,因药物不良反应大,患者拒绝继续服药,经再三劝说仍不配合治疗。1.5年后症状加重,再次治疗效果不佳,2年后死亡。

    讨论

    由于结核病病程长,在医院短时间的治疗后,患者就须转入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系统、全程的社区指导治疗,这就要求患者及家属给予配合。而在社区接受治疗、护理的对象中,存在着文化层次、生活习惯、心理特点的差异[8]。而良好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疾病的传播及患者的预后。从以上2例患者的预后可看出,结核病不仅是单纯的药物治疗,积极的心理干预及合理健康的生活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心,促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归。所以社区健康指导的质量高低、方法是否恰当,对结核病的康复与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63.

    [3]李佩竹,张克迅,陶曙,等.循汪护理在社区流动人口结核病人用药问题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4,14(1):144-147.

    [4]李建好,卢丽明,梁惠霞,等.社区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康复质量和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5):590-593.

    [5]李佩竹,谭守勇,陶曙,等.引入循证方法对社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1,17(20):120-121.

    [6]符彩虹,卢燕飞.健康教育护理在社区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0):1235-1237.

    [7]刘玉肖,刘琳,杜丽辉,等.护理程序在肺结核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11):1477-1478., http://www.100md.com(刘开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