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7年第28期
编号:13253333
IL—17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16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8期
     摘要干眼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及动力学异常的眼泪和眼表面异常疾病。研究表明,IL-17是最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家庭成员之一,主要由CD4+T淋巴细胞分泌,具有强大的募集中性粒细胞的独特作用,以及促进IL-17调节前炎性因子、趋化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作用,在干眼发病机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回顾IL-17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干眼;炎性因子;IL-17

    干眼是临床上常见的明显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慢性眼表疾病,因此,对干眼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国际干眼工作组在2007年将干眼定义为:多因素引起的泪液分泌过少或蒸发過度、泪液组成成分改变及动力学改变,导致睑内眼表面损害及相关伴随症状的一组泪膜紊乱疾病总称。2012年亚洲干眼学会对1996-2007年的干眼定义做了进一步扩展,强调了“干眼是多因素疾病,其特征在于不稳定的泪膜引起各种症状和(或)视觉障碍,可能伴有眼表损伤”。目前眼干、痛、痒、流泪、畏光、烧灼感、视疲劳、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出现继发感染、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角膜溃疡性穿孔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可影响视力甚至致盲。

    炎症是干眼发病中的最关键因素,尤其是IL-17在干眼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IL-17是最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之一,主要是由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强大的致炎作用的细胞因子,被认为参与了机体多种炎性疾病的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