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419
编号:13682983
2013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4日 张澜 谭莉莉
第1页

    参见附件。

     既往过敏史:用药前询问患者既往ADR史能为避免和减少ADR发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给药途径:由表2可知通过静滴引发ADR最高,一方面可能与上报的ADR报告以住院患者为主有关,另一方面临床上静滴应用过多,超出了“不能口服或病情危急”的界定,静滴给药相对与其他给药方式更易引起ADR,其中有药物方面的因素,如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有关,还与药物配制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速等相关。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3]。

    药品种类:由表3可知,在46例ADR中,中药注射剂发生ADR最多(32.6%),原因可能是由于:①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水平参差不齐,提取物成分多且某些药物活性成分不明确,化学稳定性较差等因素均可导致ADR的产生。②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呈增长趋势,估计与中药制剂的临床用量密切以及用药合理性等方面的因素有关[4]。其次引发ADR的药物是抗感染药物,这之中最为多见的两类药物即为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其他类别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其广谱、方便等诸多优点被在临床上大量使用,这也是导致其ADR发生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