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支气管哮喘 > 儿童哮喘
编号:13730856
儿童哮喘诊断要防不足与过度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4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319
     哮喘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绝大多数哮喘患儿表现为反复喘息发作,但是并非所有喘息患儿都是哮喘。由于导致儿童喘息的原因较多,因而儿童哮喘容易出现过度诊断和诊断不足,从而影响长期治疗效果。统计显示,相当比例的哮喘患儿未得到及时诊断,并且>80%的哮喘患儿仍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建议医生在诊断儿童哮喘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防不足——详问病史抓要点

    病史 长期咳嗽(>1个月)、或反复喘息(>3次)、或反复患支气管炎、或经常感冒、或每次呼吸道感染难以治愈。

    出生史 早产、低出生体重。

    个人特应性病史 患湿疹,对牛奶、鸡蛋、海鲜、花生、桃子、芒果等食物过敏,经常出现流清涕、打喷嚏、鼻痒等过敏性鼻炎症状,经常出现揉眼睛等过敏性结膜炎症状,患荨麻疹、特应性皮炎、鱼鳞病、银屑病等皮肤病。对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过敏。
, 百拇医药
    家族病史 父母有哮喘或(和)过敏性鼻炎,患荨麻疹,皮肤对化妆品、金属等过敏,其他亲属有过敏病史。

    有伴随疾病 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或增生)、鼻窦炎。

    肺部体征 呼气性喘鸣(或哮鸣)音。

    对治疗的反应 长期抗生素治疗后咳嗽不能完全治愈,使用抗哮喘药物有效,如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丙卡罗、舒喘灵)、茶碱(多索茶碱、氨茶碱)、白三烯拮抗剂和表面皮质激素等。

    相关检查异常 肺功能检查第1秒呼气流量(FEVI)<预计值的80%、变异率>预计值的15%,呼出气一氧化氮(NO)>18ppm、血清总IgE>200 IU/L,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5%。

    在儿童哮喘诊断中只要抓住上述关键点,诊断就比较容易。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应尽量详细,这样才能从中发现诊断线索。
, 百拇医药
    防过度——别把喘息当哮喘

    反复喘息并非哮喘,但与哮喘密切相关 婴幼儿哮喘会出现喘息反复发作,往往延续至成年。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比儿童哮喘更为复杂,疾病发展趋势也更为多样。有25%~30%的婴儿发生过至少1次喘息,而到3岁之前,发生过喘息的比例则大约为40%。需要注意的是,反复喘息并非哮喘,但与哮喘又有密切的关系。

    危险因素是判定婴幼儿哮喘的关键 婴幼儿哮喘患儿通常有特应性病史。图森研究显示,反复喘息(≥4次);父母有哮喘病史;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变应源致敏(≥1个吸入性变应源)是婴幼儿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对牛奶、鸡蛋、花生过敏;喘息与感冒无关;嗜酸性粒细胞>5%为次要危险因素。具有1个主要危险因素,或者次要危险因素≥2个,那么患者0.5-3年内发生哮喘的几率分别为47.5%和51.5%。相比没有上述危险因素的儿童,其6年内91.6%、13年内84.2%都不会发生哮喘。因此,有无危险因素是判定患儿是否为婴幼儿哮喘的关键。

    治疗应强调个体化

    儿童哮喘发病是多因素造成的,因此被称为哮喘综合征更准确。既然哮喘是综合征,那么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即不同表型,在每个因素的影响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如起病早晚、严重程度、过敏源触发、病毒触发、气道阻塞性、NO明显增高等。既然哮喘表型有如此大的不同,那么对治疗的反应也会不同。因此,强调儿童哮喘个体化的治疗十分必要。, 百拇医药(侯伟)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支气管哮喘 > 儿童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