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0年第25期
编号:11966078
麝香保心丸更有利于预防心绞痛发作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5期
     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不可或缺的常用药物,是临床医师的得力武器,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均具有良好疗效。然而,硝酸酯类药物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即持续使用后出现的耐药问题,给临床应用造成极大不便。

    中医药在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冠心病预后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麝香保心丸是防治冠心病最常用药物之一,也是缓解胸闷胸痛症状起效最快的中成药,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麝香保心丸无耐药问题,长期服用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2010年,随着麝香保心丸循征医学的启动,人们有理由相信,借助循证医学桥梁与中西医结合道路,中医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正向着科学化、标准化与国际化迈进。

    硝酸酯类药物一直是临床医师的得力武器,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不可或缺的常用药物,甚至是解除冠脉痉挛的救命药,对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均具有良好的疗效,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然而,硝酸酯类药物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即持续使用后出现的耐药问题,对临床应用造成极大的不便。

    重视硝酸酯类的耐药现象 硝酸酯类耐药现象十分普遍,连续用药48~72小时,硝酸酯类药物抗心肌缺血及扩血管效应会降低或消失。临床表现为患者对每一剂量的硝酸酯效应下降或消失,或伴有运动耐量的降低,需增加剂量或并用其他措施才能维持原有效应。诊断硝酸酯类耐药现象,应注意以下几点。

    假性耐药 是指因血管外因素所致的硝酸酯“耐药现象”,即一开始大剂量的硝酸酯就无血液动力学效应,见于右房高压或周围水肿的心力衰竭(CHF)患者,用利尿剂可逆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