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7年第22期
编号:11518600
黄连素的临床新用途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5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22期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是从中药黄檗、黄连、三棵针、唐松草等植物提取出来的生物碱。临床上应用的制剂多为盐酸黄连素,现已能人工合成。长期作为抗菌药物曾广泛用于治疗痢疾杆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还有其他的临床用途,现综述如下。

    抗心律失常

    黄连素能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心室和心房的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肌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因此它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临床。

    杜氏用黄连素治疗108例心律失常病例。治疗方法:全部口服用药,开始时每次服0.4 g,每天4次。显效后每次0.3 g,每天4次。之后每次0.2 g,每天4次,维持。服药后1周仍无效或未达显效者,则加多药量至0.5~0.6 g,每天4次。疗程为2~4周。108例病人经治疗后,显效63例,有效27例,无效18例。疗效出现时间最早的约为服药后1小时。最迟者约为第10天,大多数在第2天至第5天。显效病人中有16例运动2分钟后心复查电图,无1例心律失常复发。

    抗高血压

    黄连素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性阻断血管平滑肌的a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另外还可通过抗胆碱酯酶活性增强乙酰胆碱作用,使血管扩张。魏氏报道黄连素治疗高血压38名患者,其中Ⅰ期26例,Ⅱ期12例。停用其他各种降血压药物1周之后,连续测量非同日血压3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