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568943
多情的丝瓜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2期
     我说过,我家院子里,曾经花枝满头的紫薇枯了,已经结实的石榴萎了,爬满栏杆的蔷薇不见了,黄瓜豆角西红柿被病害吞噬了,于是,院子的地面墁上了青砖,不想再种植什么了。但是,春风骀荡,春雨潇潇,我还是禁不住春意的诱惑,又在熹微初见时起床,虽未植杖,却忙于耘籽了。今天,且不说胭脂花、波斯菊、石竹、矮牵牛怎么把我的院落打扮得姹紫嫣红,也不说弥漫的花香怎样招引着蝶飞蜂舞,更不说那些雀儿怎样警觉地来院里觅食,没有长工夫,说不得的。倒是说什么呀?说说多情的丝瓜。

    就那棵紫薇树不是枯了吗,儿子把它的树干锯了去,那二尺见方的土地空落落的。开春,我播下了几粒丝瓜种子。丝瓜种子还没发芽,紫薇却从没能刨去的根部钻出了几个枝条,着实令人欣喜,而丝瓜发不发芽,似乎没那么紧要了。特别是土地既无底肥,又没追肥,对它并无厚望。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话并非没有道理。

    暖阳的沐浴,微风的轻抚,丝瓜的种子破土发芽了,嫩黄的纤细的芽苗,面朝黄土,低眉顺目,颇像古时羞颜尚未开的新婚少妇。一场春雨过后,满目春光,那嫩黄的纤细的芽苗便知情会意地生长起来,掌形的叶子密密匝匝,缠缠绕绕的藤蔓一股脑儿地往上攀爬,爬出了护栏,凭借两根细细绳索的导引,折身回首,爬上了楼墙的空调栏挡,一路地爬过去,上了二楼,又奔三楼。缠缠绕绕的藤蔓连缀着密密匝匝的叶子,碧绿如翡翠,绿得纯粹,绿得浓重,像一幅绿瀑,从高处倾泻而下,让人心旌摇荡。花令时节一到,在一片浓绿中有鹅黄色的花儿开了,袅袅娜娜,小巧而精致。有的花瓣脱落后,就是一根细细的绿绿的小瓜。小瓜越长越长,越长越粗,直至从瓜秧垂挂下来。这时候,你在瓜架下一看,哎哟,垂挂着的丝瓜一而二,二而三,四五六……数不过来了。
, 百拇医药
    坐在桌前,时而敲字,时而抬头看,突然发现,爬上楼墙的瓜秧竟然把它的侧枝伸进了空调的栏挡,有两条长长的丝瓜悬空垂挂在纱窗之外,仿佛躲在浓荫下,含笑地歆享着一缕清爽。

    摘瓜,是的,摘瓜吧。今晚的餐桌上,理应有一盘素烧丝瓜,一家人都爱吃的。

    那清醇爽口的味道,让我想起故乡一个远去的人——一个孤苦伶仃的单身女人——我三娘。她曾经的丈夫在城里读书,迫于父母之命回家结婚,在家只住了五天,就弃她而去。那一年,她十九岁。三年后他回来一次,求她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她签了,说绑在一起做不成夫妻,他非走,走好了。她离婚不离家,伺候公婆,抚养她唯一的女儿大雁。用现在的话说,她丈夫是净身出户,田产房产和浮财都归她有。不久,土改,她家的四合院充公,做了小学堂;她老少四口挤在学堂后面的门房里。再后来她公婆相继去世,七岁的女儿跟着父亲去读洋学堂了,家里只留下她一个人。后来,大雁成家立业了,接她去同住。乡亲们说,大雁是个孝女,三娘可有福享了。再后来,三娘得急症,撒手西归,英年43岁。
, 百拇医药
    三娘喜种丝瓜,夏天,层层叠叠的丝瓜叶,纵横交错的藤蔓织成一片绿荫,遮蔽了她那烈日西照的东房;满窗的绿色给她孤独寂寞的生活带来些活力和生机。丝瓜,家乡人很少种植,也不大知道它的食用价值,而三娘懂得,并且做得一手好丝瓜菜肴,凉拌或热炒抑或煮汤,味道都很可口。

    收获丝瓜的时节,我放学后在她门前走过,她倚着门框,微笑着向我招手:“玉儿,来,摘几根丝瓜拿回家。”于是,在她手下,我踩上凳子,这个,那个,叶子底下,藤蔓后边,不多时,就摘满一笸箩。我说吃不了这许多,三娘说,问问八奶奶二婶家爱吃不,随便送给谁家吃吧。说着三娘的脸上漾着笑意,仿佛咀嚼着收获的喜悦。这样的情景,隔三差五就会重来一次。“玉儿,来,摘几根丝瓜拿回家”。于是又是一笸箩,自家留三四根,剩下的送给左邻右舍。从夏到秋,半条街的人家都吃到了三娘的丝瓜。转年开春,许多人家的房前屋后边边角角的地方都种上了丝瓜。

    多么好的三娘,多么淳朴的乡风乡情啊!

    我的丝瓜也长成势了,前天摘了八根,昨天摘了十根,今天又摘了十三根,哪吃得了呢。

    “玉儿,来,摘几根丝瓜带回家”。三娘的声音昭示我,三娘倚门而望的影像感召我,我捧着一堆丝瓜送给搭伙做饭吃的保安,请他们尝个鲜;遇见二楼三楼的邻居,我说不好意思,我家丝瓜爬上你家窗台了,你吃丝瓜,打开窗,就随手摘吧。末了还王婆卖瓜地补充道,没施化肥,没喷农药,纯天然的绿色丝瓜,放心吃!, http://www.100md.com(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