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3年第9期
编号:12566675
人生有闲得永年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年第9期
     何谓“休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明朝文学家涨潮在《幽梦影》中有“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之说。林语堂说:“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恬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他们寄情山水、品茗赏月、赋诗作画,甚或醉里乾坤,令人神往。陶渊明辞官回乡作诗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潜心作画:“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常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白居易庐山建草堂,曰为:“一宿体宁,两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于丹在《于丹趣品人生》中用“穿越”手法,通过隽永的小故事,将传统文化巧妙地运用到现代都市生活中,以古人闲适的生活方式,启迪快节奏的上班族寻找优雅的生活情趣,在喧嚣浮华的闹市中找回淡定的自我。她告诫人们:“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了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缺少了一点意趣、闲情,缺少了那些休闲的时间,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即便是成功,也不免显得苍凉。”

    休闲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郑振铎到老舍家串门,见到处摆满了坛坛罐罐,就嘟嚷说:“全该扔!”老舍在屋里听见后也嘟囔说:“我喜欢!”台湾作家林枫的散文值得欣赏,他写道:“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躺在铺满落叶的土地上,让你的心灵贴紧着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看来,享受悠闲也要因人而宜,喜欢就好!
, 百拇医药
    某医学专家曾说,休闲是最好的养生。根据这一理念,休闲养生热了起来:文化养生、旅游养生、美食养生、美容养生、中医养生、生态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那些德高望重的伟人、大师们大都注重养生,也会休闲,所以也大都是得永年的寿者。毛泽东多次登上庐山,多次畅游长江。邓小平在位时,该游泳时就游泳,该打桥牌时就打桥牌;他75岁健步上黄山,80岁畅游大海1个小时。他认为:“休息好,才能工作好!”朱老总一生喜好运动,50多岁时在延安经常跑步、打篮球,80多岁还坚持登山。陈毅元帅有诗云:“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我则异其趣,一闲对百忙。”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工作期间,坚持与下属做操。美国前总统布什,长期坚持长跑,56岁时跑5000米的成绩竟是21分钟。95岁的漫画家方成,每天都要到金台园晨练,除了打拳、散步外,还要拿出带来的小米喂蚂蚁。然后,再全神贯注地看蚂蚁们搬运小米……人们看罢,都由衷地赞佩老先生的那颗童心!要说“瞳休闲、会休闲”,当属有“中国第一玩家”美誉的王世襄老先生,他享年95岁。在他的名前除了官方授予的正式头衔外,还有文物鉴赏收藏家、诗词家、书法家、美术史家、民俗学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烹饪美食家、火绘家、养狗家、驯鹰家、斗虫家……共15种家之多。

    笔者也喜欢休闲,古稀之年更是如此。一首《休闲赋》一表心怀:

    离退休闲日,无官一身轻;花甲古稀寿,翁妪老顽童。广场公园,林荫草丛;遛遛逛逛。玩玩动动。桑榆晚景,暮霭横空;琴棋剑舞,各显神通。

    晚年如诗兮,韵味情深意更浓;国泰民安兮,桑榆晚霞壮丽景;祖国繁荣兮,改革成果共享用;中华盛世兮,山河沐浴夕阳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