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2年第4期
编号:12299606
形形色色的春季皮肤病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2年第4期
     春天,大地回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美好季节,同时也是一个气候转换的季节,伴随着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天气干燥,花粉及风沙飞舞,紫外线照射强烈,容易引起皮肤炎症。因此,春天又是一个皮肤病高发的季节。

    1 单纯糠疹

    又名白色糠疹。祖国医学认为其与肠寄生虫有关,故称“虫斑”,冬春季较明显,可能与风吹、日晒或肥皂刺激有关;通常发生在儿童及十几岁的青少年面部,初起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很明显的淡红斑;1~2周后红色逐渐消退,变为浅色斑,表面干燥并覆盖少量的灰白色糠状鳞屑。患者一般没有自觉症状,有时感觉轻度瘙痒;皮损可持续数日至1年以上,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愈后一般不会留有色素减退性斑片。

    2 玫瑰糠疹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皮肤病,好发于春秋季节。皮损开始多在躯干部出现一个损害,直径可达2-5厘米或更大,境界清楚,表面覆有糠状鳞屑,又称为母斑。患者主观感觉轻微,常被忽视,发病1~2周后,在躯干部或四肢近端陆续出现大小不等的类似损害,但皮损较小,椭圆形损害的长轴常与皮肤纹理平行,自觉瘙痒。少数患者伴有轻度全身不适,如发热、头痛、咽喉痛、关节痛或淋巴结肿大等。因本病有自限性,极少复发,故治疗主要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如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等;外用保护性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还可结合紫外线照射治疗。

    3 青少年春季疹 又名耳部春季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