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189845
《药性赋》释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2年第3期
     淡竹叶

    淡竹叶又称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子,可药食兼用。其性寒,味甘淡,入心、肺、胆、胃经。据测定,其含有黄酮、酚酮、蒽醌、内酯、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症。《本草正》载:淡竹叶“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本草再新》亦载:淡竹叶“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及降血脂作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从而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靓丽肌肤。淡竹叶与生地、木通、甘草梢等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而赤或热淋尿痛等症,如导赤散;用于清热除烦,常与生石膏、麦冬配伍;与茯苓、石膏、浮小麦、瓜蒌等配伍,可治疗热渴;与茵陈、粳米煮粥,可治小儿心烦风热,精神恍惚;与车前子、大枣、黑豆、灯芯、甘草配伍,治疗诸淋证。治疗风热外感的名方银翘散中就有竹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