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146475
哪些老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1年第12期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做开明的长者。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少数老年人,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请看看下面的几种情况,从中是否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今后加以注意。

    1 爱当家的老人

    一些父母还把过去那种“三娘教子”的思维定势和方法,照搬在已经成年儿女的身上。不相信他们能处理好各种事情,常划出一些道道让儿女们走,对儿女的事情爱干涉和插手。其结果是儿女不领情,自己也尴尬。常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老人们要得放手时且放手。

    2 唠叨絮嘴的老人

    唠叨絮嘴是老年人的一种通病。一件事情一个道理,总爱说过来道过去,生怕儿女不听或者忘记。这是不懂孩子和不相信孩子的表现。唠叨絮嘴既是老年人对子女爱的本能流露,又是一个人到衰老时期心态的反映。这种行为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引起儿女的反感。

    3 生活苛刻的老人

    有的老人重积累轻消费,不仅自己生活苛刻,即使子女为其买东西也得落埋怨,始终坚守“宁叫蚕老叶未尽,不叫叶尽蚕未老”的底线。消费观念的差异,是老一代和现代年轻人的一条主要“代沟”。其特点是年轻人不花钱“心慌”,老年人一花钱“心痛”。年轻人手里有钱,心里没钱,所以过得挺舒坦;老年人手里心里都有钱,因此过得不自在。过惯了艰苦日子的老年人,不要太苛刻自己。

    4 热衷攀比的老人

    许多老年人不仅自己和别人攀比,还在儿女面前,拿儿女的不足和处境优越的别人的儿女攀比,无意中伤害了自家儿女的自尊和情感。老年人发出的这种信息,只会给儿女带来负面的刺激和消极影响。老年人应保持良好心态,为防止不良情绪发生,要筑好三道防火墙,“回忆过去不后悔,立足现实不攀比,展望未来不担忧”。

    5 娱乐无度的老人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一本书,老年是这本书的“后记”。其意思是说,一个人一定要把“后记”写好,好像烟花爆竹一样,虽然燃烧的时间不长,但也要光辉灿烂。可惜少数老年人并不能如此行事。“老有所学”,学的是一些封建迷信的旁门左道;“老有所乐”,乐的是废寝忘食搓麻将,影响身体健康,又拖累儿女。

    为构建和谐愉快的家庭,老年人要真正乐天知命,颐养天年。有上述情况的老人,不妨调整一下心态,改变自己的行为,学会生活处世,遇方就方、遇圆就圆,掌握精神“炼金术”,做随性顺意的快乐老人。, 百拇医药(孙豪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