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9年第12期
编号:11851062
骑马坐轿不如切药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9年第12期
     上世纪40年代,天津中药业出现一个新行当——切药。其实切药这一行当在祁州庙会古已有之,药材批发商在庙会采购的中草药,枝、梗、根、叶、皮居多,不好打包发运,于是就地找人切成片、段、丝状,体积大为减小,装入麻袋,旅途中也减少伤耗。切药作坊都很简陋,当地人称之为片子棚或刀坊。干切药这一行,不需多少本钱,两三人能干,一个人也能干。只要有切药刀、磨刀石,知道什么切片、什么切段,就能揽活挣钱。农闲时出来切药,不须奔波,不遭风吹日晒,切下的边角余料还能卖钱,这活儿多自在!所以切药工有一句得意的口头禅:骑马坐轿,不如切药。

    上世纪40年代各地药商云集津门,天津中药交易市场取代安国市场,刀坊也随之在天津现身。据统计,当时天津登记注册的刀坊有数十家,未登记注册的,当是此数的两三倍。

    药材为什么要切成片或段呢?因为药材在炮炙过程中,要经米醋、黄酒、盐水、蜂蜜、姜汁等液体浸泡,药材不切难以润透。另外煎汤药,药材块大也不易煎透。

    切药是有讲究的。先要把药材挑拣干净,再用不同方法把它软润。不软润不好切,而且掉渣伤耗大。软润之法有泡、有淋、有蒸煮,药材不同,其法不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