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543385
漫谈大黄附子汤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7年第4期
     大黄附子汤载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篇,是治疗冷积便秘而正气未虚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温阳散寒、泻下冷积之功。因此,本方也可说是温下剂的代表方。唐·孙思邈在本方的基础上创制了六个方剂,所针对的病证虽然亦属于里寒积滞,但脾阳损伤明显,属于虚中夹实证者,其中温脾汤方最为著名。

    大黄附子汤的组成为:大黄三两(9克)、附子三枚(炮,9克),上药水煎服。

    本方的主要功用是温里散寒、通便止痛。适用于里寒积滞内结,阳气不运而致的症候。表现为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等症状。“胁下偏痛”的“胁下”,并非单纯指胁部(肋橼下),而是对胁、腹等处的泛指。“偏痛”,即胁的某一侧及腹部疼痛;“脉弦紧”是寒实内结之征。脉弦、紧,主痛主寒;“发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