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543459
漫谈中医的病机学说(八)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7年第4期
     疾病传变

    人体罹病以后,在正邪相互斗争的过程中,由于双方力量强弱的变化,从而引起疾病的发展、转移、演变,这便是疾病传变的涵义。

    以下主要介绍疾病传变的形式和影响疾病传变的两个因素。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主要包括病位的传变和病性的传变。

    (一)病位传变 指人体某一部位的病变,通过经络的途径波及扩展到其他部位,从而影响到该部位也发生病变。病位传变的基本形式是表里之间的传变和内脏之间的传变。一般外感疾病多为表里间传变;内伤疾病则多为内脏间的传变。但这也是相对的,如外感病由表入里后,也可引起内脏之间的传变;内伤之病也可以由内脏外传于体表。

    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就能把握疾病的发展趋势,做到及时治疗,防微杜渐,防止病情的深入发展。《内经》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说明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

    1. 表里出入表与里,即外与内,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深浅、轻重的一对纲领。但表与里所指的病变部位不是固定的,而是相对的。如就整体而言,皮肤、毛发、官窍、肌肉、经络等为外属表,而脏腑、骨髓等为内属里。如以皮毛与经络而言,则皮毛属表,经络属里;以内脏而言,则腑属表、脏属里;以经络而言,则三阳经为表,三阴经为里等等。一般说来,病在表多浅而轻,病在里多深而重。病在表者,若邪气盛而正气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