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010
编号:13802226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及中西医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10
     3.2 中医诊断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十版)中带下过多、阴痒的诊断内容[26],证属虚湿热或脾虚湿热下注。主症为带下量多,呈灰白色,黏稠且像面糊状,均匀一致且非脓性分泌物,且气味腥臭,次症有外阴瘙痒、灼痛、水肿、可伴尿痛或性交痛、小阴唇内侧出现白色黏着物等[27-28]。

    4 BV的影響

    4.1 BV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 妊娠期女性处于高雌、孕激素状态,受雌、孕激素影响,妊娠期妇女阴道pH值下降,乳杆菌活性降低,原本存在于阴道内的细菌、微生物大量繁殖,分泌物增多,致使阴道内环境改变,处于湿润脆弱状态且易受伤,进一步使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繁殖。临床调查结果显示,妊娠女性中有35%阴道微生态失衡女性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29]。刘风花等[30]研究发现产妇妊娠周期内,若出现BV,更容易早产,易发生胎盘早剥与产褥感染,妊娠结局更差,对产妇与新生儿均会造成较大危害。目前研究发现阴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度、均匀度、稳定性)下降、CSTⅢ、CSTⅣ和CSTⅤ与早产相关[31]。妊娠期生殖道感染,是引起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32-35]。中医认为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