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008
编号:13822276
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08
     摘要:目的 观察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治疗组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予口服化痰止眩汤,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和体征的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或P<0.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化痰止眩汤,后循环缺血,眩晕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8-0036-03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又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脑干、小脑等脑组织缺血,其临床表现多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症,同时伴或不伴耳鸣、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症状[1]。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2]。后循环缺血是中老年人眩晕的重要原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