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03
编号:13499997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3
     3 小结

    阴阳经筋相互协调是维持人体正常肢体活动的主要原因,无论是阴筋还是阳筋病变都可导致肢体拘挛,手指、足趾活动不利。因此中风痉挛性偏瘫病机是阴阳失调,治疗上也因当调和阴阳为主,应阳急治阳,阴急治阴,阴阳协调同治使得阴平阳密,才可降低患侧肢体的痉挛程度[32]。中风后阴虚血少或跷脉病变所致筋失所养[33],气血不通从而使得肌筋拘紧而痉挛[34]。然而自古以来,大多数医家遵循着“治痿独取阳明”之理论,指导着中风偏瘫的治疗。中风偏瘫又有“痿证”与“痉证”之别,因而在其治疗上不因同一而论。中风痉挛性偏瘫针法较多,但各家针刺手法、选穴多有其各自特色,因此疗效存在差异。近年来针刺联合疗法运用较多,其疗效也得到认同。但在临床中都缺乏多中心平行性研究,对痉挛性偏瘫肌张力各个时期针刺治疗特点不突出,因进一步加强针刺对痉挛性偏瘫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优化的针刺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定坤.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治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830-831.

    [2]Akarolo-Anthony Sally N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