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75341
壮医针挑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理论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6期
     摘要:从壮医学角度介绍了对乳腺增生的认识及病因病机。介绍了壮医针挑疗法的基本操作,治疗乳腺增生的理论及原理。为壮医药治疗乳腺增生及防治乳腺疾病提供依据。

    关键词:乳腺增生;壮医针挑疗法;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6-0084-02

    乳腺增生,约占乳房疾病的75%,临床表现为单(双)侧乳房内边界模糊、形态不一、大小不等,推之呈移动条索状、片状或两者混合肿块。患者常以乳房触痛、胀痛就诊[1]。该病主要受工作压力、情志、遗传、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低龄化。由于乳腺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可能,因此体检、诊断、治疗极为重要[2]。壮医针挑疗法为广西壮族民间传统疗法,应用广泛,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且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笔者在妇科康复门诊运用此疗法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满意,为了进一步推广壮医针挑疗法,形成技术操作规范,现对壮医针挑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理论进行整理,并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毒虚致病[3] 壮医认为,毒和虚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毒”是壮医对引发疾病的物质的统称。如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等。人体感毒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两个方面,即毒力的大小与正气的强弱。毒之致病,一是因为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势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邪毒,邪毒也可损伤正气,两者争斗,正不胜邪,使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二是某些邪毒在人体内阻滞“三道、两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