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278603
导师运用和畅思想治疗绝经综合征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9期
     3 医案举隅

    金某,女,52岁。2018年3月18日初诊。主诉:烘热汗出、烦躁易怒1年。患者平时性情温和,1年前绝经后即开始出现烘热出汗,口干口苦,手足心热,时感头晕,心烦易怒常与家人争吵,夜间不易入睡,或多梦易醒,神疲体倦,纳少、大便时干时溏、小便调,舌红、苔薄,脉细弦。曾多处服用中药,上症无明显改善。1-0-2-1(顺产1孩,20年前无痛人流1次)。诊断为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治以滋肾舒肝,调理气血。方用更年I号加减:太子参30 g,熟地黄15 g,山茱萸10 g,女贞子15 g,制鳖甲15 g,制首乌15 g,当归15 g,白芍15 g,麦冬15 g,夜交藤15 g,浮小麦30 g,芡实15 g,天麻15 g,茯神15 g,炙远志15 g,炒白术15 g,丹皮15 g,荷叶10 g,甘草6 g。(免煎颗粒)10剂。开水冲服,每剂1天,每天3次。导师在看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二诊(2018年4月1日):患者诉近日感眼花干涩,服药后诸症大减,但仍感头昏乏力,盗汗,阵发烘热,烦躁,夜寐差。舌红较前变淡,苔薄,脉细。守上方加合欢皮15 g,柴胡15 g怀山药15 g,菊花15 g。6剂。服用方法同前。

    三诊(2018年4月10日):患者诉服药后诸症均明显减轻,要求继续调理。服药后症状减轻,守上方再开12剂,嘱其每月服6剂,巩固疗效,劳逸结合,调畅情志。

    按:该患者年过七七,历经数十年经、孕、产、乳,耗伤气血及肾阴,绝经之后,肾阴愈亏,阴虚水不能涵养肝木,肝阳上亢,出现头晕,阴津不足,肝火亢盛扰心,故烦躁易怒。肾阴不足,阴虚生内热,内热迫津外泄,出现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肾阴阴虚不能上济心火,心火内动,心神不藏,故眠差不易入睡。舌红、苔薄,脉细弦,均为肝肾阴虚的征象。更年1号方滋肾养肝,补益氣血。加入浮小麦、芡实收涩止汗;加天麻平肝潜阳;茯神、炙远志宁心安神;加炒白术健脾益气;加丹皮、荷叶情心宁肝;服药后仍有烦躁加入柴胡、合欢皮增强疏肝解郁之功;加人怀山药加强健脾益气之功,改善乏力症状;加入菊花清肝明目;随症加减,全方合用,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健脾益气,安神定志。药后肝肾之阴得补,上亢之阳潜藏,阴阳平衡,诸症自消。

    4 体会

    导师姜丽娟师承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张良英教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多年。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和“中和思想”的启发下开拓性的提出了“和畅”思想,对妇科经、带、胎、产等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辨证方法。在对绝经综合征的病机认识和治疗中,抓住了肝肾阴虚的主要病机,以平调阴阳,和调气血为大法,在临床中辨证运用更年1号加减,屡屡获效。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3:364.

    [2]吴克明,张庆文.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74.

    [3]阮翔燕.更年期相关症状及疾病防治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4]谭林林,陈威.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思想总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2):70-72.

    [5]张琦.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12.

    (收稿日期:2018-05-23), http://www.100md.com(解丽菲 梁迪 熊曼玲 姜丽娟)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