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0期
编号:13105215
柴胡桂枝汤双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36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
     摘要: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汤“双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2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药、硝酸酯类药物等基础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柴胡桂枝汤治疗,2组均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4周。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電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8056%,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桂枝汤“双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肯定。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双心同治;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10-0055-03

    冠心病是一种以心绞痛、胸闷憋气、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现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属传统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节奏的加快,人们长期处于劳逸失常、精神压抑的状态,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时常得不到有效排解,逐渐变得抑郁、焦虑,导致肝气郁结,最终引起植物神经功能、高级神经中枢的一系列紊乱,诸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紊乱、大脑单胺递质平衡,造成感觉和认知的异常、血脉功能的障碍[2-3]。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胸痛症状可作为抑郁症患者感觉异常的重要表现之一,故“双心同治”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笔者运用柴胡桂枝汤双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发现其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45~65岁,职业、性别、民族均不限;③入组前7 d未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的药物;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②合并其他疾病(如重度心肺功能障碍、心律失常、肾功能障碍等等);③药物过敏体质者;④精神病患者;⑥辨证为其他证(除痰阻心脉)的冠心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药、硝酸酯类药物等基础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每周4~5次,每次持续15~20 min;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J20130078,规格:30片/盒100 mg),每次100 mg,q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2 g,桂枝10 g,白芍10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生黄芪20 g,片姜黄10 g,当归20 g,丹参10 g,地龙10 g,延胡索9 g,炙甘草6 g。以上诸药每日1剂,水煎煮,取汁300 mL,早、晚各1次。2组患者均持续用药4周。

    16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的变化。

    17 疗效标准

    17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172 心电图疗效评定 依据 《胸痹心痛急症规范的评定标准》[6]拟定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休息时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有效:S-T 段下降,治疗后回升 005 m V 以上或 T 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无效:休息时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好转标准者。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 t 检验;以 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22 2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 见表3。

    3 讨论

    金元·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提示肝之疏泄可影响脉、心、血等的功能状态,它主要通过以脑神为媒介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作用。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藏神”,《灵枢》记载:“心藏脉,脉舍神”;“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血者,神气也”;因此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血脉之心和神明之心可相互影响[7]。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逐步加快,社会情志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研究表明机体出现情绪抑郁时会导致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血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浓度明显升高,交感神经激活,引起心律增快、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加重,斑块破裂风险增大[9]。临床中冠心病在心绞痛、胸闷憋气的同时多兼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二者形成恶性循环,致该病频发。基于传统医学对心的生理特点的认识,注重形神共治以及现代双心医学的双心同治思想以及,临床可用柴胡桂枝汤“双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中:“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用于治疗伤寒太少合病,但因其集诸调和之能事,故能“和”一切“不和”之象。冠心病患者之胸闷痛,与精神心理因素紧密相关,由于病后明显的抑郁倾向、情志刺激、自身为A 型性格,导致交感神经异常活化,脉络绌急,脉外卫气壅遏,营血不能正常濡养。因此通过柴胡桂枝汤“理气”、“布阳”以疏肝解郁,布散卫气,求本溯源,如刘渡舟教授所云:“近世医者只知‘心主血脉’,‘诸脉系于心’,一见心脏病每以大剂活血,欲通心血管之瘀塞,不知心为阳中之太阳,其生理特点是以阳气为先”[10]。

    综上所述,柴胡桂枝汤“双心同治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肯定,可以改善心电图状况、并且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集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柳州医学,2012,25(4):237-256

    [2]王桐生,谢鸣,张艳霞,等肝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与脑单胺递质的变化及柴胡的干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0):934-936

    [3]刘建鸿,姚凝,王昕,等肝郁证与神经内分泌网络和血管舒缩平衡紊乱的相关性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3):200-202

    [4]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组织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2):75-78

    [5]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6]中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辨证试行标准[J].中医杂志,1980,21(8):606-607

    [7]杜雪翠,程得斌,李运伦形神一体观模式下心悸的研究进展[J].2013,40(8):1714-1716

    [8]毛家亮,鲍正宇,何奔心悸、心律失常与心理障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3):203-205

    [9]Huffman J C,Celano C M,Beach S R,et alDepression and cardiac disease:epidemiology,mechanisms,and diagnosis[J].Cardiovasc Psychiatry Neurol2013;2013:695925

    [10]史大卓名医临证经验丛书·心脑血管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1-351, 百拇医药(张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