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0期
编号:13105170
浅析从湿痰瘀辨治寻常痤疮(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
     摘要:寻常痤疮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在顽固难愈的中重度痤疮患者中,常存在着夹湿、夹痰、夹瘀的现象,辨证用药需重视除湿、化痰、活血,方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寻常痤疮;湿痰瘀;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10-0020-03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损主要以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主,有一定损容性。西医认为本病是在雄激素作用下皮脂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引起炎症及一系列继发损害所致。中医则認为痤疮多属肺经风热或肺胃实热。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特别是一些顽固痤疮,临床上除肺胃热盛外,常有夹湿、夹痰、夹瘀的表现,致病情迁延。浅析如下。

    1 湿、痰与痤疮

    11 病变机理分析 中医认为湿有内、外之分。外湿主要由环境因素所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内湿则由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饮酒等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致。湿邪阻滞肌肤,毛窍闭塞,致皮脂分泌排泄不畅发为痤疮。如薛己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周鸣岐[1]认为:痤疮是由于风热袭肺,熏蒸肌肤,或过食油腻辛辣之品,使脾胃蕴湿积热,脾主肌肉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