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失眠
编号:13090409
温阳安神法治疗阳虚失眠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7期
     摘要:历代医家多将失眠病因病机归结为阴分不足、营血亏虚之证为多。然阳虚失眠也不少见,劳逸失调系诱发因素;心肾阳气虚衰、心神浮越,心肾不交与阳虚失眠息息相关。五脏及胆、胃之阳虚、气虚亦可致不寐。

    关键词:阳虚失眠;温阳安神;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7-0087-03

    失眠症是指患者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 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 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小于 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1]。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失眠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长期失眠容易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原有的机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使日间警觉性降低,精力不充沛,沮丧、焦躁,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有失眠障碍的人往往选择镇静、安眠的精神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或许会加剧失眠的程度,长期服用可能还会产生依赖性等副反应,况且这类药物多是治标不治本。[HJ2.3mm]

    中医中药治疗失眠,是从调整体质入手,远期疗效要优于镇静安神的西药。失眠在中医学中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笔者临证观之,顽固性失眠虽以阴分不足、营血亏虚之证为多,然也不乏阳气虚弱、虚阳浮越之人。尤其在冬季和一些老年人身上更加明显。此时,如果辨证准确,果断采取温阳的方剂,方可获良效。本文概括分析了近年来阳虚失眠的相关文献,探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用药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