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7年第6期
编号:13047839
月经性哮喘从厥阴论治的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6期
     摘要:月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特殊类型,病因复杂,症状多变,病程迁移,临床观察发现月经性哮喘患者多表现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症状,其特点与厥阴病相符,临证治疗应以寒温并用、虚实兼顾为法。

    关键词:月经性哮喘;厥阴理论;论治思路

    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6-0096-02

    月经性哮喘是指哮喘妇女与其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哮喘症状加重的现象,一般常于育龄妇女在月经来潮前5~7 d左右明显的哮喘发作倾向,尤以月经前2~3 d发生率达到高峰,故又称为“月经前哮喘”。月经来潮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有的则在月经期间发作,可称为“月经期哮喘”。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主要与月经期激素水平波动、痛经等有关。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月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特殊类型,属祖国医学“哮证”范畴。早在《内经》中即有“喘鸣”的记载,元代医家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提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后世医家认为,哮喘的发病多因“宿痰内伏”,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劳欲等诱发,导致痰气搏结于气道,肺失宣肃,气道挛急而发病。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