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期
编号:12980307
从胃的生理特性探析胃癌的治法选方(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1期
     2胃癌病机特点

    胃癌属中医“胃脘痛”、“反胃”、“伏梁”等范畴,与“胃、脾、肝”关系密切,其病机要素可归为“虚、痰、瘀、毒”。胃腑纳熟为常而气血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胃腑传化物以润为要,濡润则其“沤物”有力、传物通畅;气机升降有序,阴阳相互顺接,则胃气通降有常。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常,津液代谢不利而为痰湿,血液不行而生瘀血,痰湿血瘀积于胃腑,日久酿为浊毒、瘀毒;胃腑失润可致胃疾,润之太过生痰生湿亦可为病;《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若脾气亏虚,气不散津,阴液敷布不均致燥湿失衡,或水湿停聚为湿为痰,困阻中焦,气机不利,津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聚久成积;木郁克土,或脾胃虚弱,土虚木乘,致气机不畅或逆乱,胃腑通降失常,则气血津液运行不利,停滞于胃腑,气滞水湿渐聚成痰化瘀,久病则郁而化热,终致热毒痰瘀交结于胃腑,积聚成块,日久酿为癌毒。

    总之,胃癌之病多与“胃、脾、肝”密切相关,其病机要素可归为“虚、痰、瘀、毒”,痰凝血瘀交结于胃腑,毒聚化瘤为癌为胃癌的病机特点。

    3胃癌立法选方

    3.1基本治法胃癌之病,皆因各种致病因素使胃之生理特性失常,导致脾胃亏虚,正气不足,痰瘀毒等病理产物停聚胃腑,久则交结难解,毒聚成癌。究其“虚、痰、瘀、毒”之病机要素,胃癌为病应以“调气化痰,消瘀解毒”为基本治法。补其虚损,消其痰瘀,调其升降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