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242034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痧病浅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6期
     关键词: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痧病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84-02

    摘要: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壮医治病的特色疗法之一[1],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疗法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理论的发掘、整理和创新以及临床研究等,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可行的壮医特色疗法。

    痧、瘴、蛊、毒是岭南和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痧病排在首位。刮痧疗法是壮族民间使用最多、流行最广疗效显著的治病方法,笔者经过近30 a对壮医痧病的发掘、整理和临床研究,逐步形成了壮医一套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现将该疗法浅析如下。

    1 起源和发展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所见考古资料[2],柳州一带旧石器时代的柳江人遗址、南宁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桂林皮岩遗址等古人类所使用工具中,有用于医疗的砭针、陶针、骨刮等,是后世壮医常用的针砭、陶治、骨刮的起源。《史记补三皇本记》所述“神农氏以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路史》关于“伏羲尝草制砭”的记载等,不仅是中医药萌芽时期的传说,也是壮医学起源的写照。壮族先民多居住于崇山峻岭地区,草木茂密,毒虫猛兽出没无常,气候多雨多湿,瘴疠横生、毒邪为患,壮族先民不得不求助于当时的原始医疗手段治疗疾病,开始有壮族医药和壮族毒论学说的萌芽。随着生产的发展,壮医对毒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岭南俚人(壮族先民的称谓)防治痧毒、瘴毒、虫毒、箭毒、蛇毒的经验;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详细的记录了壮医对瘴病因病机的认识:“盖天气郁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