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242020
针灸配合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瘫54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6期
     关键词:针灸;甲钴胺;周围性面瘫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57-01

    周围性面瘫是发病急速,突感一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皱眉蹙额、露齿、鼓腮,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少数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者还伴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形成“倒错”现象。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针灸配合甲钴胺,治疗单纯周围性面瘫5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63岁;病程最短者2日,最长者3个月;风寒证36例,风热证18例。

    12 诊断依据 参照1993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1]拟定: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病侧表情肌瘫痪,即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闭目不严,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鼓腮动作不能完成。已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如小脑桥脑角病变、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疗法 ①选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太阳经穴为辅。主穴:阳白 鱼腰 四白 地仓 颊车 颧髎。配穴: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②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急性期(一周以内)选取患侧面部3~4穴,采用苏州产环球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Φ030 cm×25 cm),常规消毒后进针,行平补平泻法,同时针刺双侧合谷、风池。留针20 min;恢复期(1周以后)用透刺法,即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四白透地仓,行平补平泻或补法。风寒证用TDP照射患侧面部,热度以患者能耐受感觉舒服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药物治疗 甲钴胺片成人一次服05 mg,每日3次,儿童酌减。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面瘫临床症状消失,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正常(眼睑能正常闭合,口角不歪斜,能皱眉蹙额等)。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面部表情肌功能部分恢复。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

    32 治疗结果 本组54例患者,痊愈47例,占8703%;好转6例,占1111%;无效1例,占186%。总有效率为9814%。大部分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好转,2个疗程后痊愈。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27岁,技工,2011年7月12日就诊。患者自述两天前淋雨后,感右耳下疼痛,今日晨起时感右侧面部不适,濑口漏水,不自主流眼泪遂来诊。查:血压100/70 mmHg,四肢活动自如,右眼闭合不全,口角向左侧歪斜,不能皱眉蹙额、鼓腮,右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面颊稍肿,舌淡苔薄白,脉沉紧。诊断:右侧周围性面瘫。当日即如上浅刺右侧阳白、颊车、地仓,双侧风池、合谷,用TDP照射右侧面部,给予甲钴胺片05 mg,每日3次,连续治疗7日后,患者自觉面部舒服,表情肌功能好转。于是如前选取2~3组穴位透刺,2个疗程后痊愈。治疗期间嘱患者避风寒,出门带口罩,随访半年未复发。

    5 讨论

    “周围性面瘫”,以口眼歪斜为主症。《内经》云:“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某种病毒感染,引起神经鞘膜发生炎症、水肿,血液循环障碍,神经营养缺乏,导致神经变性,兴奋性降低或麻痹而致病。祖国医学认为该病主要在于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于濡养,筋肉纵缓不收,废而不用而发病。现代医学大量的研究表明,针灸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能[2]。故首取合谷、风池二穴以祛风解表,取患侧四白、阳白、地仓、颊车等面部穴位以疏通三阳之经气。甲钴胺有营养、修复神经的作用。二法相用,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面部神经组织营养,使面瘫筋肉得以濡润温煦,则病可自愈。

    参考文献:

    [1]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

    [2]吕宏江,张繆,才树森针刺对微循环血流影响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85,5(1):26

    (收稿日期:2012-04-04), http://www.100md.com(张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