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148141
补中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女性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杨将领 肖泓
第1页

    参见附件(2580KB,4页)。

     4.2.23组治疗前、第15 d和治疗后总积分比较

    见表3。

    表33组治疗前、第15 d、治疗后总积分比较( ±s )

    分组n治疗前第15 d治疗后P值治疗组5824.3±5.4712.4±3.253.2±1.180.011*0.000**对照组A5823.9±6.5917.6±5.485.7±3.210.038*0.019**对照组B5823.7±4.6817.7±7.526.2±2.480.045*0.024**P值0.2760.0390.027注:*为治疗前与第15 d比较,**为治疗前、后比较。

    经F方差分析,3组治疗前总积分差异P=0.276,差异不显著,符合实验原则。第15 d 3组比较P=0.039。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A,P=0.019;治疗组与对照组B,P=0.013;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264。治疗后3组比较P=0.027,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A,P=0.021;治疗组与对照组B,P=0.016;对照组A与对照组B,P=0.074。积分下降有差异,A组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另外2组。同一组治疗不同时点配对t检验,3组治疗各时间点组内积分差异明显,均小于0.05。综合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更为明显(见*和**)。

    4.2.33组治疗前、第15 d、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和次要症状积分比较见表4、表5。

    表43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s )分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或起床

    后痛加重行走时疼痛

    或不适关节活动

    不利治疗前5.3±1.364.9±1.244.8±1.074.3±1.241.8±0.46治疗组15 d2.3±0.971.7±0.422.5±0.571.8±0.27*0.5±0.28*30 d0.5±0.280.3±0.170.6±0.17*0.4±0.14*0.2±0.17*治疗前5.1±1.975.0±1.824.6±1.454.0±1.121.7±0.54对照组A15 d3.2±1.022.4±0.632.2±1.042.1±0.36*1.3±0.41*30 d1.1±0.420.5±0.220.9±0.37*0.7±0.23*0.8±0.38*治疗前4.8±1.044.8±1.614.9±1.634.4±1.271.6±0.55对照组B15 d2.8±1.262.4±0.852.8±0.792.1±0.67*1.2±0.39*30 d0.9±0.480.8±0.360.8±0.21*0.5±0.26*0.6±0.28*对各组主要症状不同治疗点积分作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各组组内主要症状不同治疗时点积分比较P<0.05。组间比较,3组*P>0.05,差异不显著,其余P<0.05,差异显著。

    表53组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s )

    分组乏力遇寒痛增治疗前2.6±0.942.2±0.72治疗组15 d1.4±0.471.6±0.5230 d0.5±0.36*0.8±0.56治疗前2.4±1.072.0±0.49对照组A15 d1.5±0.381.2±0.4330 d1.1±0.51*0.6±0.33治疗前2.2±0.871.9±0.34对照组B15 d1.6±0.741.2±0.2730 d0.9±0.58*0.7±0.42对各组次要症状不同治疗点积分作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各组组内主要症状不同治疗时点积分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3组差异显著,其余P>0.05差异不显著。

    5讨论

    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发展的、不可逆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引起的慢性关节疾病。包括关节软骨、半月板、骨质、韧带和滑膜等的病理改变。膝关节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好发部位[1]。主要临床表现有关节疼痛、晨僵、肿胀、活动受限等,后期可出现关节肥大、畸形、半脱位、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劳动和生活能力下降,甚至肢体残疾。该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常常影响到广大中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内的时期[2]。北美绝经协会(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NAMS)将围绝经期的具体时间定为自绝经前2~8 a至最后1次月经后1 a。一般开始于40多岁,也有些女性在30多岁已经有围绝经期的症状[3]。妇女普遍的自然绝经年龄在45~55岁,平均50岁左右[4]。目前围绝经期女性膝骨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多认为与生物力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炎症性因素、气候因素、肥胖、年龄、性别、雌激素(女性)、遗传因素等有关。在围绝经期女性膝骨关节炎治疗方面,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糖皮质激素、软骨保护剂、补钙以及外科手术治疗。但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肝损害等;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无菌性骨坏死等并发症,还可能引起和加重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失常等;手术仅适用于重度的髋、膝骨关节病,而且有一定风险性及费用较高,很多患者难以接受。因此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女性骨关节病在所必然,也符合临床需要。吴昕认为[5]中年以后,人体肝血肾精渐亏,气血不足则筋骨失养,在此基础之上,容易遭受风寒邪侵袭,使关节经脉气血失于健运、血脉瘀滞,从而逐渐导致骨萎肢软,经脉闭阻作痛。本病以肝肾渐亏,气血两虚为本,寒、湿、风邪、血脉瘀阻等为标。故采用补益气血、祛风散寒除湿的补中桂枝汤加味予以治疗,以黄芪、当归益气养血为君;党参、白术健脾补中;桂枝、杭芍通经散寒,调和营卫为臣;配合升麻、柴胡以求升清降浊、健运气血;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怀牛膝、海风藤、海桐皮祛风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80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