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154007
西药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李追风
第1页

    参见附件(1437KB,2页)。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能降低致残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率。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1-0033-02

    本院神经外科2009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2例。笔者通过对其中31例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疗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62例患者均系本科住院患者,均经颅脑CT检查证实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4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确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35~55岁,平均423岁;其中伴大脑半球挫伤7例,小脑挫伤3例,脑干挫伤3例;病程6h~72h。治疗组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0~55岁,平均444岁;其中伴大脑半球挫伤5例,小脑挫伤2例,脑干挫伤4例;病程6h~72h。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排除手术干扰因素影响入选病例,经患者家属同意,均接受保守治疗。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应用脱水剂、激素、止血等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对伴发感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36h后)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5mL+5%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1次,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判定疗效。

    13实验室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静脉采血测定:血脂、血糖、肝功、肾功、血液流变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Ax-G±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功能缺损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22治疗结果

    2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2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223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因并发肺部感染而需做气管切开者治疗组1例,对照组6例,中途无退出及转院患者。

    3讨论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通过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多数患者能获得痊愈。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必要时气管切开,酌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药物常用脱水、止血、激素、神经营养治疗等;早期绝对卧床,避免增高颅内压的一切诱因。tSAH急性期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脑出血、缺血、缺氧、水肿,导致脑细胞变性坏死,同时脑微血管痉挛,血黏度增高,血细胞聚集,加剧血液流变学障碍表现[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传统中药丹参、川芎药材提取,其成分:丹参素及川芎嗪,药理研究证明:丹参素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滞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障碍等[4],川芎嗪药理作用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耗氧量、具有抗氧化、抑制自由基作用,减轻脑缺氧、缺血后再灌注的损伤、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和解聚、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和活血化瘀作用[5];减少脑组织变性坏死损伤,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临床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由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改善脑血管痉挛和血液流变性,减少了凝血块产生和改善了脑脊液循环,因而大大减少了tSAH时容易产生外伤性脑梗死和脑脊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脑积水等并发症。此外丹参素抗炎作用[6],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本临床与对照组比较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因此它对tSAH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3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