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162743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8期
     2.4.2 灌肠加中药口服 中药煎剂口服与灌肠相结合,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辨证与局部治疗相结合,调整脏腑功能,同时促进局部病变组织的修复,达到标本同治,临床常可取得明显疗效。刘少琼[10]将U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四白汤(白头翁、白及、白芍、白参、黄连、黄柏等),配合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配合甲硝唑、地塞米松保留灌肠,2组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间隔5 d,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 和86.7%,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王培东[11]采用健脾清肠方(党参15 g,茯苓15 g,苍术、白术各15 g,薏苡仁30 g,白芍12 g,黄连15 g,黄柏15 g,槐花20 g,苦参25 g,败酱草15 g,防风12 g,木香9 g,延胡索10 g,甘草6 g)口服及灌肠治疗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照组25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1 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0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5 针灸治疗 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不仅能有效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12],且有良好的止泻效果。

    2.5.1 针灸加中药口服 针灸与中药并举,经络与脏腑同调,各取其所长,标本兼治。于洪[13]吸取其精华采用温针灸(取双侧上巨虚及天枢穴,进针深度为40~50 mm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