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163276
曾升平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8期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曾升平;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06-03

    曾升平主任医师是四川省名老中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会主任委员。曾老师致力于中医药免疫调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至曾老师门诊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学无干燥综合征这一病名,但根据其口干、眼干等症状,可将本病归于燥证范畴。曾老师认为正气不足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主要与肺、脾、肝三脏亏虚有关。肺主水津输布,脾主水湿运化,肝主疏泄,三脏功能不足,均会直接造成津液分泌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脾虚,运化水湿的能力降低,机体摄入的水液和精微物质无法吸收转输,容易停聚形成痰湿;又由于肝失疏泄,气血津液循行不畅,容易形成瘀血。痰湿、瘀血作为内生之邪,反过来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循行,且痰瘀胶结日久,郁而化热,灼伤津液,都会使津液分泌进一步减少。

    2 辨证分型

    曾老师根据患者所处病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3种常见证型:痰湿阻滞证,瘀血痹阻证,痰瘀互结证。(1)痰湿阻滞证:大部分患者,发病之初多属于此种类型,症见口干而不多饮,或口干喜热饮,眼睛干涩,食欲不佳,舌质淡红,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滑。(2)瘀血痹阻证:此种证型常见于兼有关节不适的患者,瘀血阻于经脉,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证见口干,眼涩,关节疼痛不适,女性患者兼有月经不畅,颜色暗,血块多等症状,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腻,脉涩。(3)痰瘀互结证:此种证型常见于本病后期,痰瘀胶结,郁而化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