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0年第4期
编号:11894417
中医治疗银屑病65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潘奇林 段培忠 李春玲
第1页

    参见附件(1101KB,2页)。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4—0023—02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与遗传、环境污染、感染、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的常见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疾病。春、秋季易复发或加重。临床上分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型,其中寻常型又分进展期、稳定期、消退期3期。寻常型最为多见,占发病总数的90%以上。笔者在1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患者65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银屑病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48岁,5~20岁的19例,占发病总数的29.23%,20~40岁的33例,占发病总数的50.77%,40岁以上13例,占发病总数的20%;病程最短的6个月,最长的19a,平均病程6a;全部病人均到过多家医疗机构接受过西医或中医多次反复治疗。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以上41例,间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3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寻常型60例占发病总数的92.31%,脓疱型3例占发病总数的4.62%,红皮病型1例占发病总数的1.54%,关节型1例占发病总数的1.54%。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施治银屑病归属于中医学“白疤”范畴。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风热血燥型、瘀滞肌肤型、血虚风燥型”3个类型。

    2.1.1 风热血燥型皮损鲜红,皮疹不断出现,红斑增多,刮去鳞屑可见发亮薄膜,点状出血,有同形反应。伴心烦口渴,大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治疗原则:祛风清热,凉血润燥,消风散加减,白茅根30g,荆芥10g,防风10g,牛蒡子15g,蝉衣8g,生地25g,赤芍20g,丹皮20g,紫草10g,丹参15g,甘草8g。加减:热甚加黄芩15g,生石膏30g;痒甚加刺蒺藜20g,威灵仙10g;湿甚加土茯苓20g;病程日久加僵蚕15g,姜黄15g。

    2.1.2 瘀滞肌肤型皮损肥厚浸润,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涩或细缓。治疗原则:活血祛瘀。润燥消斑,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8g,熟地30g,当归15g,赤芍20g,川芎10g,王不留行15g,僵蚕20g,刺蒺藜20g,香附15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0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