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0年第4期
编号:11894418
辨证治疗中老年眩晕10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李代琼
第1页

    参见附件(1068KB,2页)。

     关键词:眩晕;中老年;辨证;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4—0022—02

    眩晕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多因风阳上扰、痰浊中阻、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而发。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106例眩晕患者进行疗效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中男65例,女41例;门诊患者69例,住院患者37例;年龄在35~49岁23例,50~59岁者41例,60岁以上者42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13例,3个月~1a35例,1a以上58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目眩,视物旋转,部分伴有恶心欲呕或呕吐,耳鸣耳聋,头胀痛等表现,经CT、经颅多普勒、颈椎x线摄片等辅助检查确诊、脑动脉硬化23例,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疾病及高血压36例,颈椎病29例,内耳性眩晕18例。素有高血压病史52例;冠心病病史37例;糖尿病病史17例;高脂血、高粘血者55例。辨证分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辨证分型治疗

    2.1 风阳上扰型(21例)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老年因肝阴不足,肝阳偏亢,阳升气逆风动,上扰清空,而成眩晕。症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急躁易怒,每因情志不遂,烦劳或恼怒而诱发和加重。面潮红,时觉恶心欲呕,胸胁苦满,口苦目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或苔少,脉弦数或弦细数。治宜平肝潜阳,补养肝肾。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粉(冲服)15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珍珠母(先煎)各30g,黄芩、牛膝、杭芍、菊花各15g,夜交藤30g,益母草、山栀子各10g,生甘草6g。如肝火亢盛,加龙胆草8g,丹皮15g以增强清肝泄热之力;如眩晕急剧,泛泛欲呕,手足麻木,有阳动化风之势者龙骨30g,牡蛎30g以镇肝熄风,必要时可加羚羊角以增强清热熄风之力。

    2.2 痰浊中阻型(44例) 多见于形体肥胖、喜食肥甘、懒动之外强中虚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6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