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农村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 2013年第8期
编号:12685642
回归慢生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农村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3年第8期
     那天是周末,跟朋友宋先生去距离市区30公里外的古城赏荷。宋先生开车,我在车里坐着,围着古老的城墙和清澈的护城河我们转了一个圈,仅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虽然风光旖旎,空气清新,但我们都觉得不过如此。

    既然是在古城,我们的话题自然就聊到了古人。古时候的人们,生活里没有可以疾驰如飞的汽车,倘若他们绕城一周,快则半日慢则一天,要是像我们一样从30公里之外赶来,入城走个亲戚,哪怕是骑驴坐轿,大概也是要起早贪黑的。古代与现代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慢一个快吧,很显然,慢者更知足,更幸福,在风景里能感受更多的美。

    快节奏下的现代人压力大,幸福感微弱,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同样是一天24小时,有人匆匆过,有人慢慢活,质量是大不一样的。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飞机、没有火车,古人的通信靠的是纸和笔,委托马匹以及偶遇的熟人捎去。在路上的消息穿越山山水水,经历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而思念和牵挂就在日子里长久地酝酿着、蔓延着,直到拿到书信看见手写文字的那一刻,抚摸有温度的纸张,幸福感欣喜感也不会立即消失,而是随着书信的保存仍旧持久延续,每每翻开,睹物思人,清晰如昨。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一首《竹里馆》写山林幽居的情趣。在那竹林深处,绝无尘世的嘈杂,琴声清幽,歌吟舒畅。诗人深入其中尽情享受着独处的自由,细细品味着艺术人生的高雅情趣,他高傲得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知此乐者,唯此山此月也。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亦儒亦佛亦道。设想,现在的我们恐怕无论如何也不能体会其中的诗意了。因为忙,也因为盲。

    词人、美食家苏轼在《修身历》中说:“无事静坐,便觉一日似两日。”可见,古人早已洞见赚得时间的妙方。慢能修心养身,快则伤神害体。

    我们现在无法回到优哉乐哉的古代社会,但可以放慢生活的节奏,放慢走路的步子,少一些争名夺利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享受独处,融入自然,经常为自己的心灵放假,真正地回归慢生活,回归到生命的本质。

    回归慢生活,拉伸生命的长度。

    (河北邯郸 郭雪强), 百拇医药